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综合新闻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报(2008,特刊)
关键字:哀牢山站, 简报, 2008,特刊   来源: 哀牢山站   时间: 2009-01-09  点击率: 798283
  摘 要: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报(2008,特刊)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报

2008特刊        200812        编辑:哀牢山生态站

 

吴征镒院士为哀牢山自然保护事业题词

保护优先,合理发展;

惠及社区,共同参与;

生态文明,和谐山川;

上下齐心,创建伟业。

    注:2008年春,应哀牢山站常务副站长刘玉洪的请求,吴征镒院士专门为哀牢山自然保护事业题词。

吴征镒院士撰文回忆云南两站创建历史

为纪念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立20周年,2008714吴征镒院士专门撰文,回忆建立云南两个生态站的历史(附:吴征镒院士回忆录的全文)。

           

   

为讲哀牢山生态站,要从20世纪50年代设在西双版纳大勐龙的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说起。1953年,参加橡胶宜林地调查和橡胶种植的调查研究以后,我和罗宗洛、马容之、李庆逵几位专家共同商讨热带环境和生物特性问题,使我有了一个朦胧的生态系统概念。1956年前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所长苏卡乔夫(V. N. Sukachev)到北京访问,第二年他向中国科学院提出来要和中国合作创建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站的建议。同年,苏卡乔夫一行到思茅、普文进行选点调查,植被方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派侯学煜先生、云南大学派曲仲湘先生参加的。当时我陪着前苏联植物研究所三位植物学家(费得罗夫、科尔尼奇尼科夫、林巧夫斯基),在西双版纳大勐龙曼养广龙山看到那里的森林结构非常象理查斯(P.W.Richards)写的《热带雨林》里描写的热带雨林的森林结构,回来后就告诉了苏卡乔夫一行。后来经过和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商讨以后,于1957年冬,竺可桢副院长与前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苏卡乔夫院士在莫斯科共同签定了合作研究项目“云南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协议书,并成立了中苏科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我和曲仲湘负责具体领导工作。1958年确定在西双版纳大勐龙曼养广“龙山”开辟中国第一个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站,该站也就相当于后来的各个类型的生态系统研究站中间的热带部分,即现在的西双版纳生态站的前身。

云南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站开站时是我和李庆逵亲自主持奠基,之后就先修建了一排砖瓦结构的办公平房,而宿舍与食堂是草棚搭成。中科院植物所和昆明植物所先后派了植被、土壤、气候方面的年轻科研人员:赵世祥、吴佑优、向应海、陈仕文、赵锡璇(女),汪汇海、高梁、张克映、吕德康、夏文效等到站工作。19597月(雨季)赵世祥和赵锡璇涉水过河,到河中间,水势大,两人被河水冲走,这是中国自有台站以后最早牺牲的两位同志,让人敬佩而又惋惜。

在前苏联和中国交往发生问题的时候,1958年的年底前,苏卡乔夫还派了森林学家德里斯(Delis)和土壤学家佐恩(Zonn)到西双版纳曼养广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实地勘察,提出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执行了四年。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在经过四年的观察研究之后开了总结会,这个会当时竺可桢副院长、中科院植物所汤佩松副所长、中科院地理所黄秉维所长,还有曲仲湘教授、朱彦丞教授、江爱良教授等参加了总结会。

1958年,在西双版纳曼养广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建站同时,开始筹建热带植物园。当时从小勐养到勐仑的公路还没有正式通车,蔡希陶派冯耀宗先行考察植物园园址,经时任易武县委副书记的周凤翔介绍,发现勐仑的西双版纳植物园现在的园址,觉得那里的环境条件更象热带雨林,蔡老和我都到勐仑考察过,后来就决定在这里建立热带植物园,也就是现在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热带植物园建在勐仑之后,大勐龙和勐仑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阵线显得太宽,所以就把西双版纳曼养广的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撤掉,人员合并到热带植物园,与热带植物园冯耀宗搞人工胶茶群落研究合并,热带天然森林的生物地理群落观察工作也就中断了。直到1988年又恢复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工作。

19788月在西宁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科研工作会议”对全院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做了部署,要求云南承担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科研任务;1980我兼任昆明分院院长,那时候国际上才提出生态系统的问题。我就想到要在云南建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首先在昆明分院成立生态研究室,由云南大学朱彦丞教授负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筹建昆明生态研究所。生态研究室建立之后,为了完整地了解云南生态系统,云南的山地和华东亚热带是平行的,但又不相同,云南是山地常绿阔叶林。这种山地常绿阔叶林,我1938年在滇西考察的时候经过永平县的黄连铺和太平铺,当时这两处的山顶上都是一片常绿阔叶林,现在已经没有了,森林被砍伐了。

要想建立云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系统研究站,就要先去调查。1980年我和所里原来地植物组的刘伦辉、邱学忠等人调查了一平浪的雕翎山,但它不是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是松栎混交林,是松柏类为主混生的,属于北亚热带的类型,而不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类型。之后又看了无量山,当时无量山还没有成立自然保护区,但无量山海拔在2000多米,到3000的范围内,地形陡峭,不适合建生态站。所以后来经景东林业局介绍,就决定去哀牢山调查,因为它处在云南高原和云南南部交界的地方,和无量山是平行的。我们找到景东哀牢山徐家坝这一片常绿阔叶林,段亚华、李楠、吕春朝、赵禹等随同到哀牢山徐家坝调查,大概三天。当时不通公路,我们步行20余公里到哀牢山徐家坝有一个水库管理站,我们去调查时就住在那里,一直到徐家坝的山顶,在山顶上住了一夜,把四周都看了,树种组成也大致明确了,就是现在这个哀牢山亚热带生态站的山顶小湖旁,周边都是常绿阔叶林,而且都是栲树形成的一片天然的常绿阔叶林,比较原始,合乎建立生态研究站的条件。哀牢山的自然景观,主要是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面积比较大,结构复杂,林相完整,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且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所以就选定了在那里正式建立哀牢山生态站。我在未到哀牢山徐家坝山顶的时候,还在树林采到了陈封怀描写的景东报春(Primula interjacens Chen)。这是经过多处的调查比较而选定的站址。调查完后回到昆明就开始组织人力、物力,开始盖房子。为了生态站的长期研究工作,我从哀牢山回到昆明就及时向云南省人民政府建议,建立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省政府接受了我的建议。

这两个生态站是在云南代表热带、亚热带山区,先是西双版纳勐仑热带,后来是哀牢山徐家坝的中亚热带,概括了云南基本的高原面上形成的一个准平原,海拔2000多米不到3000

关于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我到英国、瑞典进行生态专业考察以后,在生态站的研究中还增加了动物生态的部分,所以在哀牢山生态站建立的时候,就有户克明等部分从事昆虫、两栖类、鸟类以及小兽类等动物生态的科技人员参加。

后来版纳植物园和昆明植物所分合几次,一时属于昆明植物所,一时又独立,有几次变化,中科院结构调整,1987年,把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人员和热带植物园的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站的人员合在一起,组成昆明生态研究所。昆明生态研究所成立时,昆明分院由我兼管生态所,是学位委员会主任。

哀牢山生态站是云南的第二个生态站,哀牢山生态站和版纳的胶茶群落站这两个站是姊妹站,当时都属于生态研究所,现在生态研究所又并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981年哀牢山生态站建立以后,参与哀牢山生态站工作的科技人员,除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的人员外,还有云南大学生物系、云南大学生态地植物研究室、云南微生物研究所、云南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协作。1983年完成对哀牢山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其成果是编辑了《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论文集,该书由我主编,副主编是云南大学的曲仲湘和姜汉侨,编委是国内的有关学者:马世骏、江爱良、阳含熙、李庆逵、李文华、何敬真、夏武平、蒋有绪。

哀牢山生态站2002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受刘玉洪站长要求为哀牢山生态站写了一段话:“从现有的事实看来,生物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地区生态系统中发生和演化的,被子植物和它相关的高等动物都是在以常绿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山区发生和发展演化。哀牢山地处东亚的热带边缘,是云南的热带向亚热带发展的过渡地带,她拥有的常绿阔叶林和中国江南(广至日本西南部)广大的常绿阔叶林是一脉相承,但异地分化的,也是全世界现有生态系统可能是白垩 — 老第三纪以来的森林的残余或其直接后裔,对全世界生态系统的研究来讲是至为重要的。因为她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唯一地域广大而类型多样的代表之一,所以我在很多年前建议在哀牢山成立一个山地常绿阔叶林的自然保护区和定位研究,现已由生态所的有关同志将这项野外定位系统研究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希望有关部门注意支持此项工作。热带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不但对现在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将来很可能在人类 “上天 ” 的时候,要利用这些科学资料,带已有的生物至其他星球上进行进化工程,来使得它较快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另外,刘玉洪站长多次专程在看望我的时候都带来哀牢山生态站和版纳生态站健康发展的好消息,两个生态站现在都加入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网络的体系,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希望把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哀牢山消息

     吴征镒院士办公室杨云珊秘书112吴征镒先生新出版的《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起源和分化》、《滇南本草图谱》、《百兼杂感随忆》等图书送哀牢山站资料室收藏。

     电视片《自然之子--吴征镒》(暂名)剧组一行12人,112-6日到景东县拍外景。此次到景东县拍片的人员有:王俊导演、电视片的主要演员、吴征镒办公室杨云珊秘书和昆明植物所的科技人员张挺、蔡杰等,剧组3号到景东无量山拍外景,4-5号到了哀牢山生态站拍外景,剧组在拍摄期间天气不是很好,特别是碰到了“11.2”楚雄西舍路乡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但还是克服了困难,完成了外景拍摄任务。剧组在景东期间得到了景东保护局和哀牢山生态站的协助,并且受到了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白兆林县长、彭光明副县长、政府办公室汪明主任、保护局罗有勇局长和哀牢山生态站张一平站长等的欢迎。                                          

相关文章:
台湾中山大学颜圣弘博士赠书给哀牢山站收藏
科学家与乡村中学老师的一次交流
哀牢山站作品在“60年中华科学情”网络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
景东疾控中心到哀牢山站注射甲流疫苗
哀牢山生态站与景东县有关单位联欢
2009年版纳植物园“迎元旦扑克赛”哀牢山站分赛区战况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报,2009,7(2)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报,2009,特刊
哀牢山站2009年度工作考核获得优秀
国际专题研讨会专家到哀牢山生态站考察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2 页 219 条记录 9 3[11][12][13][14][15][16][17][18][19][2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