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色的黑土地
黑土层可能在50年内消失,前提是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防治,这是水利部专家最近的警告。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区?
寸草不生,已见于昔日能攥出油的黑土地。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制约,黑土地多年得不到回补,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测算,按目前的水土流失速度,黑土地现有耕地的黑土层将在40~50年内全部被剥蚀。东北黑土区之所以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就是因为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肥沃黑土区。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占黑土区总面积接近40%。以前60~70厘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都只有20~30厘米厚,有的地方黑土消失殆尽,黄土裸露,丧失了生产能力。
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东北水旱风沙灾害多发。
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回血循环办法。这样,黑土地的将来就很值得人们的持续关注。改变农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劳作习惯并非一日可就,况且主要的是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这需要生产力的提高。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需要使补血变得更加艰难,而黑土地留给人们的时间却已经不多了。
云贵的森林危机、石漠化
云南森林危机的提法今年在怒江水利开发计划暂停之后,又热了一段时间。一个发展林纸浆业的商业问题,涉及的是中央、当地政府、私营企业家和当地居民的利益博弈,是暂时与长远、保护与破坏的环保问题,争辩之中,利益关系凸现,只是结果照样无法预测。
对此,我们其实早有前车之鉴。川西林区,由于森林的过量采伐引起的气候异常,使四川盆地伏旱三年两遇,甚至连年出现,暴雨、冰雹灾害频繁;长白山森林减少,引起了区域性气候失调,水土流失严重;大兴安岭森林的破坏导致呼伦贝尔草原气候恶化……
还有1998年的特大洪灾,专家认为,最直接的因素是森林环境被大规模破坏所致。
贵州省又将有45万生态难民搬迁,原因是“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据悉,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592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85个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可悲的是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石漠化是喀斯特生态和人相互作用的生成物,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贵州将面临无地可耕的局面。而在我国,破毁——搬迁——再破毁……的循环早被历史否决,再没有任何一块地方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了。
南水北调,别让污染给毁了
官方和专家一致认为南水北调的成败关键是治理水污染问题。离2007年东线通水还有几年,北方几个缺水城市已提前“堵水”——不要东线水。是一江清水、还是一江污水向北流,这是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不考虑工程中所涉及的沿线污染,南水北调工程无疑是沿线经济发展的又一良机。但随着沿线的农用水、工用水增多,污染源也将会迅速增加。从各地方的表态看,无疑对“清水走廊”的实际前景表示忧虑。
国家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会被怎样贯彻,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南水北调的初衷不外乎解决北方缺水和缓解北方生态恶化,谁都不希望事与愿违、引来污祸,与原来的希望背道而驰。
生态危机并不是在2005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关注和治理无可置疑是2005年的大事之一。寻找科学的发展观念,慢慢恢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尽量减少人的因素,不失为一种办法。
(来源:南风窗,作者:王 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