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新闻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第6期) |
关键字:论文,摘要
时间: 2003-04-01 点击率: 163877 |
摘 要: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第6期)
本期为农田生态系统论文摘要的第三部分
如需要全文,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
亚热带湿润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林耀明 陈永瑞 李林
(中国科学院江 西 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 343725)
摘 要
以水量平衡理论为基础,定量地研究亚热带湿润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在自然状态下与人类影响条件下的水循环特征,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与区域性水循环过程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本区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2756.4×108m3, 天然降水过程满足了其中的81%,亏水量534.5×108m3,剩余水量1,666.5×108m3;系统中水稻的有效降水量虽然很大,但水分满足率最低;薯类、豆类等作物的有效降水量小,但水分满足率较高。文章最后分析了历年水旱灾害记录与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证明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亚热带湿润红壤丘陵区 农田生态系统 水循环特征
-------------------------------------
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行及区域
分异规律研究的内涵和研究进展
谢 贤 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行及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的内涵及初步研究进展,提出要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中水分运行和转换规律的综合田间试验及联网研究,确立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平衡、水循 环过程的机制,确立北方地区有限水环境下作物生产力模型,对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中水分运行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作出评估,研究给出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耗水、需水规律,夏玉米的水肥优化耦合模式和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模型;获得了近40年来我国北方蒸发潜力自东向西逐渐递增的空间变化和自90年代以来北方部分地区潜在蒸发有明显下降趋势的时间变化特征;得出了黄土高原旱作高产农田土壤干燥化是高产田产量产生波动性的主要原因,比较了森林和草地的水文效应差异,指出在郁闭度相同的情况下,森林小流域较自然牧草小流域有较小的径流量,较大的蒸散量和较低的3m土层平均含水量。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 水分运行 区域分异规律
-------------------------------------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过程模拟
刘文兆1 李玉山1谢贤群2
(1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把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作为一维水流运动由阻容电路进行模拟,在于将Darcy-Richards方程从对单点的描述扩展到对一段流路的描述。由此出发,由于水流的非稳态性,某一流路的水阻以其水势差与平均流量之比求得,水容以其贮水量对平均水势的导数求之。与Darcy-Richards方程相对应,水阻、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度、水分扩散度的倒数,相应地单位化的水阻率、比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率、水分扩散率的倒数。把SP系统沿水流通道分为若干部分,那么每一局部的水阻与其水容相并联, 各局部间相串联。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土壤-植物系统水流模拟通式、总水容与分水容间的关系式、总水阻与分水阻间的关系式及特定条件下叶水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 水分运动; 电模拟; 水流阻力; 水容
-------------------------------------
提高土壤质量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周健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土壤质量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包括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土壤质量的下降,重金属污染等对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土壤质量、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壤质量 农产品 安全
-------------------------------------
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的运移研究
李晓欣 胡春胜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石家庄 050021)
摘 要
本文通过监测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及所采集的土壤溶液中NO3--N含量的变化,对玉米季NO3--N的淋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现有的灌溉施肥制度下,夏玉米长季不存在NO3--N的淋失,而且下层土壤水向上的运移还使下层土壤的NO3--N进入180cm以上土层,在100 kg/ hm2、 200 kg/ hm2、 400 kg/ hm2氮肥处理下的量分别为5.8 kg/hm2 ,40.2 kg/hm2 ,87.2 kg/hm2。然而玉米生育期灌溉水的下移过程,对土体硝态氮的分布有重要的作用,使不同处理下土体的NO3--N累积在40~160cm土层。
关键词:NO3--N淋失 水量平衡 太行山前平原
-------------------------------------
太湖地区农田麦季氮素淋洗特征
连纲 王德建 林静慧
(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南京 210008)
摘 要
通过排水采集器模拟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麦作期间农田氮素淋洗特点。结果表明,麦季氮素渗漏损失以NO3--N为主,占总氮量的36.2%~99.1%,平均高达82.9%,NO3--N淋洗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肥水平及肥料种类,对于NO3--N淋洗有着不同的影响,在试验的施肥水平下,麦作期间氮素淋失对地下水存在潜在污染。
关键词: 太湖地区 麦季 N素淋洗
-------------------------------------
太湖地区农田稻季养分淋洗特征
王德建** 连 纲 林静慧
(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南京 210008)
摘 要
通过排水采集器(Lysimeter)模拟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稻季农田养分淋洗特点。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NH4+-N浓度升高很快,2~3d达到峰值,最高值达26.2mg/L,随后下降很快,这一周期约7~10d。渗漏水中NH4+-N浓度很低,稻季NH4+-N淋洗的氮仅占施肥量的0.008%~0.074%。渗漏液中NO3--N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浓度范围在0~7.14mg/L,在土壤剖面中呈上低下高的趋势,稻季氮素的淋洗仍以NO3--N为主,净淋洗量在3.2~8.3kg/hm2之间,占总施肥量的1.40%~2.78%。田面水磷浓度在施磷肥后1天即达最高值,随后下降,下层渗漏液中T-P含量很低,几乎不受施肥量的影响,猪粪能促进磷的迁移。
关键词:太湖地区 稻季 养分淋洗
-------------------------------------
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王德建 林静慧 孙瑞娟 连 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
摘 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与土壤渗漏仪(lysimeter)模拟试验研究太湖地区稻麦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带来氮肥利用率低与环境污染问题,探讨本区稻麦高产与减少氮肥淋洗的适宜氮肥用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氮肥适宜用量随着稻麦产量的提高而增加,本区两种主要土壤水稻、小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以N计)为分别为225~270与180~225 kg.hm-2;适宜的氮肥用量使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的结实颍花数均高,因而产量高。氮素的淋洗以NO3--N为主,主要发生在麦季与泡田插秧初期,其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公顷施N 225kg的模拟试验,麦季渗漏液的NO3--N浓度在 5.4~21.3 mg.L-1,有60%的样次超过污染标准(NO3--N 10 mg.L-1);田间试验,麦季施N量在 270~315 kg.hm-2范围内,地下水NO3--N浓度在1.9~11.0 mg.L-1,有20%的样次接近,10%的样次超过污染标准。长期NO3--N渗漏累积,势必对地下水构成潜在威胁。
关键词:太湖地区 稻麦高产 氮肥用量 硝态氮淋洗
-------------------------------------
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干湿气候带界线的变化
王菱 谢贤群 唐登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北方地区1961-2000年40年来平均气候干湿带界线分布和10年际变化。4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在东经100º以东地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湿润指数等于0.5),不断波动向东推进,20世纪90年代比60年代向东和向南扩展,最大距离达510-580km,半干旱区面积扩大,半湿润区面积缩小,气候趋向干旱化;东经100º以西地区,湿润指数<0.03的极端干旱区和湿润指数等于0.03~0.20的干旱区面积在缩小,湿润指数为0.2-0.5的半干旱面积在扩大,变湿趋势明显。如果把温度和湿润指数相结合,东经100º以东的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为持续的干暖型;东经100º以西的西北地区,则由干暖型向湿暖型转变:河西走廊和东疆盆地转型的时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北疆山地绿洲荒漠地区转型的时间发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决定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取决于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变化速率。40年来,在东经100º以东地区,降水和潜在蒸发都呈下降趋势,但降水减少速率大于潜在蒸发下降速率;在东经100º以西地区变湿的原因,我们认为降水虽有增加,但潜在蒸发却呈下降趋势,而且潜在蒸发下降速率的绝对值大于降水增加速率。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湿润指数 干湿气候带界线变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