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研新闻 |
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讨会在京举行 |
关键字:生态系统
时间: 2004-05-28 点击率: 1182717 |
摘 要: 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讨会于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共同承办。 |
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讨会于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共同承办。会上,12位美方科学家、10名中方科学家在研讨会上就生态复杂性的概念和理论、异常物种干扰(入侵种和爆发性疾病及其影响)、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决策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学新进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相互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官员Penny Firth和William Chang出席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生态复杂性研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是生态学与复杂性科学的交叉前沿领域。生态复杂性是指由大量生物和非生物组分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进化稳定性特征。研究手段主要借鉴了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如细胞自动机、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目前,各国已经意识到提高对生物复杂性的认识是人类解决可持续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和疾病、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等问题的关键,开始重视并投资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在生态学研究领域,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确认为美国基金会生态与环境学科的优先资助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0年启动了环境生物复杂性研究计划,总投资7亿美元,该研究计划利用交叉学科的最新科技,研究生物学、社会学和物理地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到各生物系统内部及这些系统与物理环境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所有现象。从微生物到人类的全部有机体,从冰封的极地、火山口到温带的森林、耕地以及城市中心的社区和工业区的所有环境类型都是环境生物复杂性计划的研究对象。该计划将有助于提高人类对从全球气候变化到新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的认识,获得的新知识将使人们更好的理解生物在生物地理化学循环包括全球碳、氮和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自然过程、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对开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计算策略以建立复杂系统模型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帮助科学家开发遗传学、纳米和分子水平的方法来探索环境中的复杂过程,并增加对遗传信息和生态系统功能相关性的理解。
我国的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降低,外来入侵种日益严重地威胁到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SARS和禽流感等疾病更加频繁地爆发,已经严重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要解决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疾病爆发和城市化的影响等问题,必须要以了解它们的复杂性为前提。但是目前我国在生物复杂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研究较为缺乏,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及其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实施管理手段方面不能适应生态复杂性的管理水平。美国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是世界上启动生态复杂性研究计划最早的国家,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开展中美生物复杂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生态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的水平。
1998年,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与到访的美国基金委员会主任Rita Cowell就生物复杂性研究达成共识。后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基金会多次磋商,三方同意中美双方就“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并于2002年启动了“中美生物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合作计划。第一阶段,中方科学家与项目官员于2002年12月2-12日对美国进行了工作和学术访问。这次召开的“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讨会” 标志着合作计划进入第二阶段。为使本次研讨会成功的召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基金会于2004年1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先期举办了“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学术交流”视频会议,会上8位中美两国的生态学家作学术报告。第三阶段,双方青年科学家将再次沟通,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建立中美生态复杂性青年科学家小组,在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期望在生态复杂性理论、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重大创新性贡献。
(来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