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研新闻  | 
                     
                   
                  
                  
                    
                     
                      | 山东为近海鱼类营建“人造家园” | 
                     
                    
			
                     
                      |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5-03-20  点击率: 1380370  | 
                     
                    
                     
                             新华网济南3月19日电(董振国、马学信) 记者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了解到,山东省将在重要渔场和近岸优良海域建设大规模的人工鱼礁,为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营建一批“人造家园”,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渔业产量。
    据介绍,人工鱼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域荒漠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国际上已有20 多个国家先后进行了人工鱼礁建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山东省自2000年开始,结合旧船报废,开始生产性人工鱼礁投放试验。2003年山东在烟台、威海、日照等市划定了五个人工鱼礁试验区,经过一年多的试运作,已初见成效。
    人工鱼礁是在一定的水域中设置各种构造物,投放工程块体,包括旧船、轮胎等废弃物等,为鱼类等海洋生物营造栖息地,形成适宜鱼类繁殖生长的场所,达到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优化的目的,并起到限制近海海底拖网作业的效果。目前,人工鱼礁主要有底鱼礁、浮鱼礁和筑矶礁三大类。
    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介绍,山东计划到2015年,在近海海域建造10个人工鱼礁示范区,总建造底鱼礁、筑矶礁体积达到1500万立方米,综合产值达到53亿元,并安排1万名渔民就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