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研新闻 |
2006年海伦站监测工作概述 |
关键字:水分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大气监测
时间: 2007-01-18 点击率: 42708 |
摘 要: 海伦站2006年监测工作圆满结束,水分、土壤、生物、大气监测在原来经验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为2007年新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06年海伦站监测工作概述
(1)水分监测数据
水分数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土壤层0-270cm水分动态监测、水面蒸发监测、农田蒸发散监测、降雨观测、空气适度监测、不同农田管理系统水分监测等。观测方法有中子仪法、烘干法、TDR、Lysimeter、观测井、自动气象站、人工气象站等。安装在气象站内的E-601自动水面蒸发系统今年工作正常,于10月末监测结束后,将系统的重要部分收入室内保存。按照网络监测要求,开展了各项水分监测工作,同时开展了中子仪标定。此外,根据水分中心联合申请课题的要求,正常调查了安装于气象站内的负压计式的土壤水(入渗)水质监测观测系统。调查的深度为10cm、20cm、30cm、50cm、70cm、100cm、150cm、200cm和250cm。中子仪监测数据及人工测定数据完整,Lysimeter监测数据完整。
(2)土壤监测数据
土壤监测今年按的监测规范要求,采了5个土壤剖面,同时还监测了大气降雨pH,化验获取了400个数据,超额完成了土壤分中心所要求的,获得土壤分中心的好评。
(3)气象要素监测数据
自动站各种传感器运行良好,监测人员定期对各种传感器进行维护,具体包括检查风传感器是否转动自如、电缆线是否正常等外观现象以及横臂是否指向北方;对温湿传感器进行清洁处理,并检查滤纸是否干净;辐射传感器要擦拭透光外罩,尤其在冬天,夏季经常查看干燥剂,大风过后检查水平是否有变化。感雨器雨量桶定期清洁。同时根据数据来判断一些无法通过外观检查到的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压力传感器、低温传感器。每月生成一套报表A表、Q表及原始数据),提交给大气分中心的数据,真实、准确、可靠。人工观测,根据大气中心的统一部署,按要求进行了全面观测。数据准确、基本完整(由于一些不可预见原因导致一些缺测发生)。今年气象站又投资2000元在站内站外重新种植了草坪,看上去更加整洁。
(4)生物监测数据
2006年海伦站生物数据监测已经严格按照监测规范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分别概述如下:农田环境要素监测。监测内容为“区域面积,区域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灌溉方式,作物布局”。监测地点包括2个站区调查点(光荣村小流域调查点和胜利村调查点)和1个综合观测场。室内分析部分于秋收后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所用仪器设备为常规室内分析仪器。在分析过程中由于严格遵照操作规范进行,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认真审核,不合格数据一律重新分析,直到误差达到标准为止,所以获得了较好的数据质量。对于所测数据在标准值的范围内表明仪器运行良好、分析过程可靠;如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进行原因排查,首先检查分析过程,在排除分析过程原因的前提下,在查找仪器原因。必要情况下,请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校准仪器。样品正是分析时,将标样与每年年度检测样品一起分析测定,当标样分析数值在标准值范围内时,认为分析过程可靠,所获得数据给与采用,否则要查找原因,重新分析。作物组成。监测地点包括2个站区调查点(光荣村小流域调查点和胜利村调查点),监测内容为“作物名称,作物品种,作物类别,播种量,播种面积,占总播比率,总产,市场价”,本项监测数据主要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本调查点在建立之前已经是作物生产田,日常管理由农户自行管理,一切耕作措施均由农户自主决定,站上只进行调查记录而不加干预。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及人为因素影响,种植作物不能严格坚持轮作制度,土壤耕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因农户不同而有所差别,因此所取得的某些数据(如作物品种类别、播种面积等)年际间可能变化比较快。历年复种指数与典型地块作物轮作体系。监测内容包括“农田类型,复种指数,轮作体系、监测开始年份的作物、当年作物”,监测地点位于2个站区调查点(光荣村小流域调查点和胜利村调查点)和站内综合观测场。采用人工田间调查实时记录的手段,数据质量可靠。本地区无复种。调查数据显示,站内综合观测场能够严格遵照轮作体系执行,但站区调查点由于农户的自主管理,受经济利益驱动,轮作制度不能得到完全贯彻执行。如大豆经常发生连续重茬种植现象。农民经常根据当年经济效益最好的作物来确定下一年种植那种作物。而不是根据轮作制度进行常规轮作。特别是小麦,多年来由于常常发生春旱,而且市场价格也不好,小麦已经几乎没有农户种植了。本年度由于生长季节连续降雨,低温偏低,大豆发生较重的根腐病,产量偏低。而玉米具有喜水喜肥的特性,长势良好,产量较往年大幅增加。主要作物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投入量。监测内容包括“作物名称,施用时间,施用方式,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名称,施用量,肥料含纯氮量,肥料含纯磷量,肥料含纯钾量”,监测地点位于2个站区调查点(光荣村小流域调查点和胜利村调查点)和站内综合观测场。采用人工田间调查实时记录的手段,数据质量可靠。数据显示,各调查点的肥料施用水平都比较稳定,但在农药使用方面,由于农户认识差别,对有些假冒伪劣产品不能识别清楚,或者对于国家规定已经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药认识不够,盲目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发生人畜毒害情况。鉴于2005年发生的大面积除草剂发生药害情况,试验田尽可能避免使用除草剂,采用人工除草,必须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一定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当时当地的天气变化状况,不可以根据从前经验盲目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植物元素含量和能值。监测内容包括“全碳,全氮,全磷,全钾,全硫,全钙,全镁,全铁,全锰,全铜,全锌,全钼,全硼,全硅,热值”,监测地点位于站内综合观测场。使用仪器包括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氧弹分析仪和常规分析仪器。在分析过程中由于严格遵照操作规范进行,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认真审核,不合格数据一律重新分析,直到误差达到标准为止,所以获得了较好的数据质量。作物物候。监测内容包括“大豆、玉米、小麦的各个生育时期监测”,监测地点位于2个站区调查点(光荣村小流域调查点和胜利村调查点)和站内综合观测场。采用人工田间调查实时记录的手段,数据质量可靠。调查数据显示,本地区主栽品种物候变化比较稳定,由于本年度降雨量偏大,导致地温偏低,土壤水分偏大,大豆受根腐病危害较大,发生减产情况,而玉米具有喜水喜肥的特性,长势良好,产量较往年大幅增加,而且品质也较往年有所提高。降雨量大同时带来了作物熟期推迟,但由于今年的早霜来临也较晚,给作物充分成熟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低温造成各作物生育时期稍稍拖后,收获也较往年晚一些,但产量没有受到影响。作物植株性状与生物量。监测内容包括“大豆、玉米、小麦的各项植株性状调查与生物量调查”,监测地点站内综合观测场。采用人工田间取样调查、实时记录的手段,数据质量可靠。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属生育前期低温且降雨较多,植株有些贪青晚熟,但由于今年的早霜来临也较晚,给作物充分成熟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低温造成各作物生育时期稍稍拖后,收获也较往年晚一些,但产量没有受到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