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科研新闻
中科院学部再就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组织院士咨询
关键字: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咨询   来源: 科学网   时间: 2008-05-30  点击率: 863207
  摘 要: “灾区下一步重建,更多要依靠职能部门;但是,我们也有必要着重在知识与关键技术以及一些系统的模式方面,向决策部门提供好的建议,使下一步重建、恢复工作都能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四川汶川地震”咨询项目研究组院士咨询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作出上述表示。此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已经组织18位院士就汶川地震问题进行过一次咨询。
    “灾区下一步重建,更多要依靠职能部门;但是,我们也有必要着重在知识与关键技术以及一些系统的模式方面,向决策部门提供好的建议,使下一步重建、恢复工作都能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

    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四川汶川地震”咨询项目研究组院士咨询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作出上述表示。此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已经组织18位院士就汶川地震问题进行过一次咨询。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技术科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数理学部等学部的20位院士参加了这次咨询会。会议的目的,是希望从各学部专长出发,为当前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紧迫工作向国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数据获取的紧急动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建议,现在,要特别考虑怎样把那些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地震资料保留下来。

    “每清理一个废墟,就可能失去一个样本。作为科研部门,要赶紧启动对这些资料的收集,这非常重要。”陈祖煜院士说。

    为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人力、财力资源,提高咨询项目的权威性和指导性,陈祖煜院士建议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以地震专家委员会的名义,向全社会征集赈灾影像和技术资料,以形成一个数据库。“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家一起把这个工作做好。”他说。

    “震后的资料非常宝贵,确实能够通过它们抓住不少现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瑾院士对此表示认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肖序常院士建议,震区所在区域是地震多发带,要重视收集历史资料,进一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共性,研究是否有周期性。

    中国地震局陈颙院士表示,我们现在有许多卫星照片、航空照片,这些资料对于灾后重建非常有用。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组织起来,让这些资料在最快的时间内为灾后重建发挥力量。

    一些重大工程要建立终身负责制

    清华大学张楚汉院士认为,地震裂度的设定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有差异。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对地震成因机制的了解和预报还非常不够。目前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于一些重大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的设防标准,包括房屋建筑的设防标准进行重新设定,至少应做到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院士建议中国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国的地震裂度进行重新修订,并建议对全国活动断裂带开展系统调研,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工业区的地方先做。

    “全国有几百个活动断裂带,但真正做过详细工作的很少。”他建议从基础做起,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通过遥感等各种方法开展精细调查研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他同时认为,应考虑对全国的建筑物,特别是处在地震带、活动断裂带的重要城市开展一次普查,对其水坝、桥梁、建筑等重大工程进行全面普查,根据调查结果,该加固的加固,防备以后出现类似此次地震这样大的破坏。“我建议除了规范化、立法,特别要对重大工程建立终身负责制。”他说。

    余震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针对此次地震后余震不断的现象,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院士认为,应该举一反三,密切监视其他地区会不会在近期发生地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志琴院士指出,大地震后,快速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和监控余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现在是捕捉余震信息和进行地震机制研究的一个最好机遇。”据许志琴院士透露,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震地质调查局正在筹备此事,“恐怕很快要开展科学钻探工程”。她表示,需要从不同深度吸取断层物质,进行基本结构和物理基理的研究。

    许志琴强调,对于余震问题,特别不能掉以轻心,“我想这次汶川地震以后,谁也不能保证还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地震,因为历史上大型余震的发生已经不止一次。我觉得还是要密切关注余震的趋势,特别向另外一个方向转换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地区、趋势、延伸方向和防范、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应加以重视和研究”。

    对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提出的,此次地震背景和台湾地区极其相似的问题,路甬祥表示,多发地震的台湾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可以着手组织一次海峡两岸关于汶川地震的小型研讨会,邀请一些台湾地区懂行的专家到现场看看,很好进行研究,分析其机理,防止后发余震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邀请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比如日本、法国的专家。

    “动作要抓紧,马上要动作起来。”路甬祥说。

    灾后重建力求稳妥

    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认为,灾后重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地进行规划和重建,防止盲目求快,一定要在稳妥的基础上力求尽早重建。比如应有统一规划和统一安排,尤其在建筑选址方面,在规划中一定要避开地震危险地区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吴承康院士也介绍,目前中国科学院山地所、地质所、岩土所、力学所等几个研究所已联合开展地震次生滑坡灾害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议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在遥感和地面观测方面的优势,为灾后重建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地震对生态的破坏是灾难性的。对于此次生态重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新时院士认为,应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亟须建立灾区生态安全评估和区划系统;二是要高度关注灾后重建城镇的生态问题。

    对于灾后生态重建的模式,张新时院士建议,目前有必要采取合理的人工干预措施进行生态重建,即生物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相结合。在生态重建过程中,首先强调先锋树种先上,尽快覆盖地表,为顶级树种的重建创造条件,同时要考虑受灾地区农林牧的布局问题。

    科技如何在减灾救灾中做得更好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表示,在地震问题上,1976年以后,我国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有些坚持下来了,有些没有坚持。“科学界需要对基础科学研究进行长期积累,对此,稳定支持是必要的。不能说今天有了地震就突出地震,明天有冰雪就突出气象,后天有SARS就突出病毒,应该有个长期关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现在就在构思,在恢复重建中,如何用先进技术来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搞好了,楼是震不垮的”。他以南方的马桶为例,“箍住了,多大的分量都不易压垮。”

    陈颙院士表示,历史上,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曾并入中国地震局,“从中国地震局的工作来讲,缺少了一些科学方面的支撑和科学文化;从中国科学院来讲,减少了面对社会公众最关心的某些问题的机会,也有一些相应的文化缺失。我希望通过汶川地震,能够通过一个好的机制,把我国在减轻灾害方面的各种资源组合起来,更好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霖院士提出,人类在灾害之后的认知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这对认识人类进化非常宝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值得重视。他同时提出加强心理干预的科学性,“在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中,一件事情马上可以做,比如过去很多心理医生认为,让受害人把事情讲出来,就会减轻心理症状。这是不对的,已经获得实验证明。从中国科学院的角度,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对这种做法加以纠正。”

    “目前公众对地震的预测预报缺乏科学的了解,不仅会影响地震学的健康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马瑾院士建议,科学家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地震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理解与认识。

    肖序常院士建议,应充分认识此次地震的教训,加强我国地震学科的建设,建议各大专院校进一步重视与地震相关的院系建设与课程设置。

    堰塞湖抢险正在紧张进行,对于堰塞湖的加固和防止溃堤问题,吴承康院士、张楚汉院士分别提出一种水下爆破的方法和逐步双导流或者三导流的办法。

    对此,路甬祥建议,可以马上做出示意图,说明要点,并且更加具体一些,通过简报形式迅速报送抗震救灾指挥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表示,对此次咨询会提出的问题,需要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科技角度来讲,这么多人的生命换来的数据、经验、教训,不总结就不能吸取。我们的咨询项目确确实实要针对国家最紧迫的需求。”
相关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言:系统性对待救灾及灾后重建
中科院学部再就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组织院士咨询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重建 莫超越环境承载力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3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