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前沿 |
情驻沙坡头——《科学时报》报道沙坡头站创新文化建设的先进事迹 |
关键字:创新文化建设 先进事迹
来源: 沙坡头站
时间: 2009-04-21 点击率: 763249 |
摘 要: 科学时报讯(记者 王进东)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以其治沙成果而闻名世界,保障了包兰铁路腾格里大沙漠风沙最猛烈的沙坡头段50多年畅通无阻。沙坡头站科研人员铸就了“不为名利、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勇战沙魔”的“沙坡头精神”。在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10周年之际,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今年获得“第四届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
科学时报讯(记者 王进东)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以其治沙成果而闻名世界,保障了包兰铁路腾格里大沙漠风沙最猛烈的沙坡头段50多年畅通无阻。沙坡头站科研人员铸就了“不为名利、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勇战沙魔”的“沙坡头精神”。在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10周年之际,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今年获得“第四届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成于1955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境内,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黄河第一入川口,更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包兰铁路多次穿越沙漠,其中沙坡头风沙很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如今草方格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专家慕名前来考察。 沙坡头站被国际同行赞誉为“沙都”和“沙漠明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和世界实验室的研究点,也是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的培训基地。1997年又被联合国开发署(UNDP)“增强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能力建设项目”列为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基地。 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创新 该站站长李新荣研究员认为,要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人才的发展是关键。创新10年来,在队伍建设中,该站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注重扶持领军人才成长,加强急需人才引进,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基本稳定了野外站的人才,吸引了一批有志科研的青年人才到站工作。如老一辈科学家刘慎谔、李鸣冈、杨喜林、石庆辉、陈文瑞、李玉俊等,他们从20岁左右就离开大城市来到大西北沙漠地区,再也没有离开过。目前在站的科研人员李新荣、陈国雄、王新平等,也是谢绝了国外导师的一再挽留,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舒适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了沙坡头。 沙坡头站重视发挥优势,以学科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促进野外站的发展,注重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并已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干旱区水量平衡与生态水文学、植被动态与恢复生态学、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与土壤生态学、植物胁迫生理学、植物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沙尘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害综合治理与生态工程建设、沙地农业生态系统水养耦合与高效利用技术等,这些学科已成为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方向。 学科的发展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平台,每年来站合作研究的人员多达100多人次,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每年达50多人次,已先后向高校和有关科研单位输送人才400多人。 以创新文化促进能力建设 以创新文化促进能力建设,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是沙坡头站的又一特色。通过10年的创新文化建设,沙坡头站科技人员对创新文化的认识普遍提高,促进了观念的重大转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风气正在形成。回顾沙坡头站5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不与科研人员不为名利、献身科学、勇战沙魔的“沙坡头精神”有关。 上世纪50年代,沙坡头站的前辈们,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奔赴地处偏远、人员稀少的莽莽大漠边缘的沙坡头,进入长期异常艰苦的治沙固沙的攻战:白天风吹日晒,晚上露宿沙面,饿了吃把炒面,渴了吃把雪,面朝沙漠背朝天,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在国家重大工程包兰铁路建设中,通过反复实践论证和研究,终于提出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机械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的包兰铁路固沙防护体系。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穿越沙漠大流沙区域第一条成功的铁路干线,为世界沙漠地区和其他类似区域建设铁路提供了一个创新模式。这一成果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年轻一代的沙坡头科研工作者,踏着前人的足迹,取得了不凡的科技成就。近几年来,沙坡头站在全院野外台站综合评估中一直成绩名列前茅,取得了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优秀野外台站、双文明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获宁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承担的各类项目50余项,仅目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达14项,其中“杰青”1项。 强化试验规范,加大数据共享 标准和规范的试验手段直接关系到监测的质量,是野外站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沙坡头站按照CERN的标准,规范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条例。 为提高数据观测质量,该站在水、土、气、生监测方面实施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级为4位研究员组成的数据质量监督小组,第二级是监测负责人和质控负责人,第三级由野外监测人员、样品保存和运送人员、实验室分析人员组成。每年的监测数据自下而上逐级检查,最后递交到数据管理员并上报各中心。为保障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准确性和精确性,该站针对水、土、气、生监测分别制定了《工作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手册》;为明确监测工作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了近10项职责手册。 在研究方面,沙坡头站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督促指导各类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为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沙坡头站先后制定了《课题管理条例》、《基金申请办法》、《资料管理条例》等。 野外站的数据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科技资源,而数据资源的共享又成为限制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瓶颈。沙坡头站在过去几十年已积累了大量的寒区旱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数据,该站已先后建成了农田生态系统观测数据库、荒漠生态系统观测数据库等,这些数据资源实现了完全开放,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每年仅依托沙坡头站的数据成功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高达10余项。 发扬奉献精神,再攀科技高峰 沙坡头站自1955年成立以来,科研人员在将毕生精力和热血奉献给科学事业的同时,也铸就了“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的“沙坡头精神”。 老一辈林学专家李鸣冈是沙坡头站首任站长,他在沙坡头站的建站初期起了决定性作用。沙坡头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都渗透着李老的心血和汗水,他把满腔热忱和半生精力都抛洒在沙坡头站的研究之中。他吃的苦、流的汗、操的心、熬的夜,常人难以想象。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身处逆境中的他,在沙坡头防护体系走水路还是走旱路的争论中,顶着种种压力,坚持走无灌溉条件下建设防护体系的自主原始创新之路。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操成了沙坡头站的一面旗帜。 沙漠植物分类学家刘英心,本是名门闺秀,却爱上了艰苦的沙漠科学事业,且终生不悔。她秉承了父亲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研究风格,在沙漠中炼就了坚忍的毅力,顺逆如一,任劳任怨,孜孜以求,为沙漠植物分类研究领域和沙坡头站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沙坡头站以“治理沙漠、改善环境、服务西部”为宗旨,在我国治沙史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2000年被科技部遴选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点站,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荣誉,2006年被中科院和CERN授予2001~2005年度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评估优秀野外站荣誉,2006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7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 沙坡头站50余年的工作也引起了国际研究机构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有美国地理学会、美国长期生态学会、德国独立二台、英国BBC电视台、韩国MBC电视台等国际媒体到这里采访人工植被固沙体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