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生物控制滇池“蓝藻水华”获突破
关键字:null   时间: 2002-10-22  点击率: 1126507
  摘 要:   专家称这是给高原明珠“造了一个肾”

    滇池蓝藻水华污染生物控制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久的将来,将在滇池治污中推广应用。

    两年前,一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建的科学工作者队伍在滇池东北岸的官  渡区六甲乡小河嘴村安营扎寨,他们负责完成我省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一个环保科研项目――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性控制研究课题。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员在“示范区”内为滇池流域的污染治理找到了“良方妙策”。有关专家指出,这无疑给滇池造了一个“肾”。

    2000年3月29日,国家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协作共同发布的“滇池蓝藻水华污染生物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招标在北京揭晓,该项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负责,组织省内、外5家高等院校、科研、渔政管理部门共同实施,确定项目“示范区”选址在滇池东北岸宝象河半岛东西两侧的湖湾区,紧靠官渡区六甲乡的小河嘴、福保、星海办事处及官渡镇的龙马、宝丰等办事处管辖地段,面积约6.1平方公里。按照“遵循生态规律,恢复流域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科研人员制定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相结合,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并重的原则,从生态系统管理出发,通过基于食物链网关系的生态调控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措施,达到防治和消除滇池近年来频发的“蓝藻水华”(渔民俗称“海油”)的目的。

    据资料记载,上个世纪60年代,滇池共有水生和湿生高等植物98种,水生植物覆盖率90%以上,生长区达到4米深的水中,饵料生物丰富,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当时生长着桂花鱼、金线鱼、油白鱼等许多名贵鱼类,水清见底,可直接饮用,海菜茂盛,能做菜。但随着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滇池,导致污染加剧。90年代中后期,滇池湖水污染进一步加重,蓝藻数量急剧增加,蓝藻水华连年暴发,每到夏秋之际,大量蓝藻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油亮的厚膜――“海油”。蓝藻死亡后释放的毒素,不仅毒害了水中的其它生物,其腥臭难闻的气味也污染着人们生活的空间。

    滇池污染引起了国家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总体规划,分阶段投入巨资先后修建了西园隧道和6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了“零点行动”等综合治理措施。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滇池工作站技术总监丘昌强研究员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生物控制蓝藻水华(“海油”)是目前比较经济、有效、省时的治理方法。在“示范区”内,科研人员2年前就放养了200余吨花、白鲢鱼用于吞吃藻类,减少“海油”暴发。滤食性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藻类的“天然杀手”!他告诉记者,生存在滇池水底的底栖动物(如螺蛳)也能吞吃海藻,而滤食性生物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了有机营养成份。在“示范区”内,科研人员种植了红线草、马尾巴草等滇池水域内固有的沉水植物,它们被称为“先锋植物”,能够与蓝藻抢夺生存空间,控制蓝藻的生长。

    对于蓝藻富积水域,科研人员实施机械收藻,用水泵带管将蓝藻抽排处理。“滇池湖泊可有效利用的生物太少,水草没有合理利用。”丘昌强说,科研人员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生态链环,将凡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蓝藻生长的生物调动起来,但又不能造成生态危害,确保治理的可控制性。他举了个例子说明,放养的200余吨花、白鲢鱼不会在滇池水域上大量繁殖;水草多则水清,太多则形成灾害。有效地控制水生生物的生长,恢复和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将对防治滇池连年暴发的蓝藻水华(“海油”)起到扼制作用。 (孙伟 滇池晨报) 

 
来源:《云南日报》 2002年9月23日  
null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