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京都议定书》 中国也得“交卷”
关键字:京都议定书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时间: 2005-03-17  点击率: 1116600
中国应走低碳发展道路

《京都议定书》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因此《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并没给现在的中国带来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

从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增长趋势来看,中国有必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在未来20-50年间,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寻求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两方面都非常独特。就规模而言,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意味着,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就发展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并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有庞大的农村人口,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必由之路。中国在交通、供水、污水处理和其他许多方面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力拉动下,中国的原材料生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飞速发展。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重化工趋势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其可能途径包括:

1. 坚持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一贯以节能作为能源领域的优先工作,今后仍必须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因为节能,可以同时有利于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提高竞争力等多重目标。有专家认为,通过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中国有望将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减少15%以上。未来20年,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世界能源强度年均下降约为1.1%,中国要实现节能目标,至少要保持能源强度年均下降2.3%。从部门结构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而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这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2. 促进低碳和无碳能源开发。

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必然选择。能源结构的优质化对能源需求总量的影响很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总量即可降低2000万吨标准煤。但中国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到2020年煤炭的比重仍在60%左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石油的比重虽有上升,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在此格局下,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将是替代煤炭优化能源结构的主力军。

3. 从制度上避免人造资产的浪费。

由于经济发展很快和缺乏完善的规划,中国在投资建设中出现了不少决策失误和浪费现象。例如,许多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建筑质量差而不得不频繁改造或重建;公路与地铁网络总在不停地大规模修建、扩建和维护;许多城市虽然修建了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网建设滞后或脱节;一些地方滥用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大量圈地;所有这些拆毁和重建,虽然都有助于增加GDP和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对增加国家的财富总量效果并不大,还消耗了大量能源密集型产品,增加了排放。

4.引导消费者行为。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但在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方式上都在效仿工业化国家现有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中国不可能以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工业化。目前,中国富裕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越来越追求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措施抑制浪费和奢侈性消费的行为。

4. 加强碳的捕获与存储。

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潜在技术方案,但与太阳能汽车一样,商业化道路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5. 推进国际技术合作。

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最终要靠先进的能源技术,技术的传播和扩散非常重要。因为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的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限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仅仅依靠技术的自然扩散带来的溢出效益,或者商业性的技术贸易都是不够的,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然而,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真正积极意义上的技术转让进展十分缓慢。因此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寻求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推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文执笔:庄贵阳

文章分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京都议定书》推动清洁发展机制
二氧化碳升高将使粮食营养成分下降
国家发改委:中国将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义务
《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
《京都议定书》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中国如何应对《京都议定书》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6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