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友好往来
“全球生态系统研究基础设施网络”共建协议正式签署,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为发起机构
时间: 2020-12-24  点击率: 330042

    2020年12月1日,来自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六个大陆尺度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的管理机构,共同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谅解备忘录,各方郑重承诺共同建立“全球生态系统研究基础设施网络”(Global Ecosystem Research Infrastructure,简称GERI)。GERI是由全球范围内几百个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组成的大科学设施网络,其目标旨在通过对全球代表性生态系统的监测、实验和联网研究,全面认识和理解全球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演变规律、驱动因子及适应策略,为更好地制定全球生态系统管理和人类福祉等政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为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型科学设施和技术支撑。
    GERI是首次集成全球各大洲生态系统研究基础设施的能力,致力于有效应对当下和未来所面临的重大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发展愿景,GERI在建成和运行后将提供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开展跨时空尺度和跨学科的综合组织管理,促成和推动基于大陆和全球尺度的国际合作计划,这对于人类了解已知和未知的生态系统过程变化,可持续地管理有限的自然资本,应对全球未来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确保人类的长期福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表1   发起GERI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及其所属机构

 

发起机构

大洲/国家

签署方/管理机构

出资方/赞助方

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ERN)

亚洲/中国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

中国科学院

2. 欧洲长期生态系统、关键带和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网络(eLTER)

欧洲/德国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

欧盟委员会

3. 欧洲碳综合观测系统(ICOS)

欧洲/芬兰

ICOS总部

欧盟委员会

4. 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络 (NEON)

北美洲/美国

Battelle公司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5. 南非环境观测网络 (SAEON)

非洲/南非

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

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

6. 澳大利亚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TERN Australia)

大洋洲/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全国协作式研究基础设施战略

集中全球之力
    谅解备忘录重申,六个相互类似但又彼此独立的大陆尺度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负责监测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发展状况。
    在本谅解备忘录签署以及GERI创建之前的过去十年间,各国的环境研究设施(ERI)一直致力于提供国家或大陆尺度的科学观测数据,以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圈对环境变化驱动力的响应状况。不过,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复杂的全球问题时,如果我们要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一个全球协作途径。过去数年间各国在生态系统观测领域的合作,最终促成了GERI共建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以及GERI的创立。
    集中全球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力量,将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可以携手开展研究计划,揭示全球宏观尺度上的社会-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应对和解决各种重大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尽管目前GERI的成员主要是陆地生态系统网络,但我们欢迎其他类型的环境研究网络成员加入,最终形成基于不同社会—生态背景,涵盖大气、陆地、滨海和海洋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性观测网络。谅解备忘录还阐释了各个大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以及GERI计划达成的综合性目标。与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不同的是,GERI致力于大陆和全球尺度的观测、实验与研究,更强调大型生态系统观测与实验设施的建设及标准化和规范化。


获得“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高官组织”的认可
    数年前,加强国际研究基础设施合作就得到了国际高管会议的关注和重视。2008年,首届八国集团(G8)科学部长级会议召开,并成立了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组织(GSO),该组织的职责主要包括现状评估和确定具有全球意义的研究基础设施,发掘新的潜在合作领域。
    2019年12月2-4日,在上海召开了第14次高官组织和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会议,中国科技部国际司担任高管组织轮值主席。会上,来自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美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网络(NEON)等机构的代表向GSO提交了GERI项目建议书,经大会决议决定,GSO正式批准成立GERI。
    GSO上海会议讨论明确,全球性的研究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优势互补的全球战略框架,制定全球筹资计划,并根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扩大GSO的职责范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GERI的成功落地。


GERI的组织架构
    GERI设计了新的机制以有效管理这个全新的全球性研究网络,在地球生态系统状况监测方面,GERI的所有观测研究站都同等重要,各成员网络地位平等,轮流担任GERI理事会(Governance Board)主席。
    2020年9月份,欧洲eLTER正式将GERI理事会主席一职移交给澳大利亚TERN。此外,GERI的治理体系采用了全员参与原则(即共同治理的原则),过去几年历次研讨与交流期间所建立的彼此信任和“团队共识”是共同治理的基础,而且这种彼此信任和团队共识与每个成员网络及资助方之间不存在冲突。
    今后工作中,GERI将组建一系列的工作组,确定GERI的科学问题、技术规程、关键参数、数据系统等事宜。GERI理事会每两个月召集一次线上会议,并将在2021年6月举行的国际研究基础设施大会(ICRI 2021)期间举行现场会议。

GERI中方联系人:于秀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秘书长,电话:010-64889820, 电子邮箱:cef@cern.ac.cn


 
GERI构成概念图。该图展示了GERI所需要的数据类型。GERI成员网络提供的数据集按照变化驱动力(因)和生态过程(果)进行绘制。每个成员网络以带有加权线的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通过量化的方式标明该成员网络向GERI所贡献的数据产品/数据集情况。


照片1: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ILTER)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参加人员,广东肇庆CERN鼎湖山站,2018年4月
前排从右到左:J. Pauw (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W. Kutsch(欧洲碳集成观测系统)、J. Bäck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于秀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周国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后排从右到左:村岡 裕之(日本岐阜大学)、J. Kujansuu(芬兰赫尔辛基大学)、M. Mirtl(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G. Bomman(南非环境观测网络)、S. Zacharias(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M. Liddel(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M. Grant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张德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参会但未参加合影者: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萍(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A. F Armstrong(Nature出版集团)、张扬建/王绍强/张雷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申卫军/李志安/莫江明/唐旭利/张倩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照片2:GERI治理研讨会参会人员,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多市,2019年6月
前排(从右到左):于秀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B. Morris(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C. Schaedel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M. Hawkins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七国集团高管组织观察员)
后排站立人员(从右到左):张雷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J. Pauw (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 M. A. Genazzio (美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网络)、H. Loescher(美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网络)、J. Bäck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B. Ruddell(北亚利桑那大学)、唐剑武(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G. Feig(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 Grant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W. Kutsch (欧洲碳集成观测系统)、M. Mirtl(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S. Zacharias(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参会但未参加合影者: D. Hudnut (Grok 咨询公司)
 

照片3:参加GERI治理研讨会的参会人员,美国华盛顿特区,2020年2月
从右到左:M. Grant(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G. Feig(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 Mirtl (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H. Loescher(美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网络), M. A. Genazzio (美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张雷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B. Morris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参会但未参加合影者: 唐剑武(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B. Ruddell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S. Zacharias (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T. Bornman(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大学)和 E. Salmon(欧洲碳集成观测系统)


供稿:CERN综合中心 于秀波、张雷明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