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友好往来
中国地下水 掀起你的盖头来——解读《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报告
关键字:水资源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 2005-04-25  点击率: 1132505
  摘 要: ●全国地下淡水资源天然补给量每年为884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每年为3530亿立方米; ●全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较好大,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每年尚有2600亿立方米的开采潜力; ●由于不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灾害相继出现; ●加强地下水水质和地面沉降等调查,建设现代化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络是当务之急

     

     4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公布了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这项成果表明,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是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实施6年来,地质科技工作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我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重点开展了首都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鄂尔多斯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等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一批新的基础数据。这项基础性工作是史无前例的。

     开采潜力较大南北方分布差异明显

    《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表明,全国地下淡水资源天然补给量每年为8840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其中山区6560亿立方米,平原区2280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3530亿立方米,其中山区1970亿立方米,平原区1560亿立方米。另外,全国每升水中矿化度在1~3克之间的地下微咸天然资源每年为280亿立方米,每升水中矿化度在3~5克之间的半咸水天然资源每年为120亿立方米。调查结果还显示,全国地下淡水资源分布面积约810万平方公里,有63%面积的地下水可直接饮用,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

      按照地下水赋存介质划分,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三种类型。孔隙水的天然淡水资源量每年为2500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每年168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平原、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的松散沉积层中。岩溶水的天然淡水资源量每年2080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870亿立方米,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层的溶洞、溶隙裂隙中。裂隙水的天然淡水资源量每年4260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971亿立方米,主要蕴藏于丘陵山区的基岩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中。

      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南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对缺乏。南、北方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分别约占全国地下淡水总量的70%和3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迅速增加,70年代增加到每年570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每年750亿立方米,目前地下水开采(含少量微咸水)每年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北方地区地下水现状开采量占全国开采总量的76%。

      通过调查和评价分析,全国地下水可开采利用的潜力还很大,其中每年还有浅层地下淡水资源近2600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每升水中矿化度在1~5克的地下水资源140亿立方米。

       为重点地区地下水开发提供了依据

      据介绍,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最新成果的最大亮点,是为我国重点地区、能源基地建设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紧密结合,并为这些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国华北平原总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1亿,GDP占全国的12%,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但人均水资源量每年仅为33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且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是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北京、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廊坊、唐山等城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已占总供水量的70%以上。

      最新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天然资源每年为227.4亿立方米,2000年地下水开采量达到21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178.4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84.2%;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33.6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15.8%。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河北、北京等地近30年来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了20~40米,超采严重。由于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全区深层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范围已达到76732平方公里,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5%。

      为了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前京津冀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调查评价这一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上,圈定出了23处应急供水地下水源地,应急供水潜力每年为10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盆地地跨陕、甘、宁、晋和内蒙古五省区的20个地(市),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多万。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8.8%,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0%,原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4%,钾盐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丰富的后备资源,重要的农牧业地位,巨大的开发潜力,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21世纪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但由于这里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导致大部分地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和工农业供水十分紧张,许多地区人畜饮水无法保证。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阻碍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1999年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按照新一轮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的总体部署整体推进。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最新技术和新方法,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及水文地质三维结构数字模型。经过勘查研究,进一步查清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含水层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岩溶发育特征,系统查明了鄂尔多斯岩溶地下水流系统补给、径流、排泄、赋存、富集规律及深部岩溶水开发利用前景。经评价,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9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每年为51亿立方米,而目前实际开采量每年仅为9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18%,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通过实施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目前已经圈定出83处具有集中供水意义的远景地下水源地,为近期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文章分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我国的水资源及可持续发展
欧洲水资源保护不得力
我国水资源现状: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
国际水资源管理会议在约旦举行
中国强化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面临四大挑战
水资源紧缺成粮食安全瓶颈 损失粮食300亿公斤
我国近50年降水变化趋势及对水资源影响初步查明
IUCN:实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我国5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
水利部总工刘宁:中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 页 18 条记录 9 3[1][2]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