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转载】记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助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时间: 2016-10-26  点击率: 585791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归延安市管辖。该区土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对于开展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具有典型代表性。 

  如果从1973年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开始在腰鼓山下建站开始算起,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安塞站)到今年已拥有了43年的历史,也从中国科学院的野外台站进入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序列。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特色的监测和研究中,安塞站起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在服务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方面,安塞站的科研人员也曾经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安塞站副站长姜峻这样表示。   

  野外台站行列里的“老兵” 

  说起安塞站的建立,还颇有一些历史的偶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中科院的一些科研人员响应号召,“下楼出院”,从西安等大城市赶赴安塞,一边从事生产劳动,一边给当地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辅导工作。“当时,我们的老一代科学家工作非常热情,讲授的农业知识很受农民欢迎,在当地影响颇大,后来中科院水保所(当时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就决定在安塞建立一个台站。”姜峻回忆说,从那以后,科研人员就在这里扎下了根。

  如今的安塞站,办公地点位于腰鼓山下,实验地从山脚到半山坡连绵铺开,占地面积甚广。当《中国科学报》记者到此实地探访时,腰鼓山下正在建设一栋全新的实验大楼,炙热的阳光从山坡上倾洒而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在建站伊始到本世纪初,这里可不是如今的这番光景。“荒凉,艰苦,交通不便。”在安塞站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实验室主任吴瑞俊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样描述当初进站时的印象。 

  中科院水保所的地点位于西安郊区的杨凌。吴瑞俊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从所里到安塞站做实验,需要经历一段相当痛苦的旅程。首先要从杨凌搭车前往西安,再从西安坐汽车前往延安,最后再从延安转车到安塞,“道路坑坑洼洼,黄土连天尘满地,最开始的时候来一次安塞站,路上大约需要四五天的时间。”科研人员在台站一呆就是几个月,条件极为艰苦。

  现在从西安到安塞已经通了高速。“尽管现在的交通便利多了,但野外台站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台站是需要科研人员一直坚守下去的。我们这些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都快要退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到台站来工作。”吴瑞俊希望野外台站的监测和研究不要中断,后续人才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予以考量。

  立足黄土高原 

  这么多年来,中科院水保所的专家们,主要在安塞站进行哪些科学研究呢? 

  姜峻介绍,简单来说,他们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以流域为单元,对黄土丘陵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长期定位监测;探求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其次,是进行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和发展趋势评价,以及关键限制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第三,是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途径和措施,为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综合开发,以及环境综合治理等提供决策依据。 

  “当然,安塞站现在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野外教学实验基地,更是杨凌国际水土保持与旱地农业培训班野外教学基地。把安塞站建成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研究、试验示范和人才培训基地,是我们的一个主要工作。”姜峻说。 

  在其他方面,安塞站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速率监测,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同的降雨强度、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植被覆盖情况下,其水土流失的情况是不同的。这些都需要科学家的监测。”吴瑞俊介绍,他们还参与完成安塞县山川秀美规划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报告,在服务当地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们也承担了来自中科院的很多其他科研项目。 

  迈向新的征程 

   沿着腰鼓山一路向上,来此爬山踏青的人络绎不绝。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得力,如今的腰鼓山处处绿意盎然,花草繁密,但此前这里可是一片荒山,农民们为了获得糊口的粮食,在山坡上肆意开垦,种植小麦或者豆类,但往往收获有限。为了实地指导当地农民的生产,安塞站在腰鼓山上建立了不同坡度的试验地,实地种植各种作物,进行各种野外实验。如今,这些试验地大多还保留着。 

  “我们要告诉农户,什么坡度的山适合开垦,作物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在多少厘米。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亲身操作,才能给出科学的建议。”吴瑞俊推开半山坡上的一道栅栏,带着记者走进了试验地。 

  “通过多片试验地的实验和监测,我们得出了很多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帮助农民科学生产。比如,我们通过实验得出,大于45度的坡度的山,基本就不适宜开垦,否则水土流失不但严重,损害生态,而且收成也得不到保证。”姜峻介绍,此前,安塞站进行的纸坊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技术,还在杏子河流域及延河流域世行贷款项目中得到推广,得到农户和政府的好评。   

  最值得一提的是,安塞站的科研人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给朱镕基总理关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建议报告,并得到批示,最终促进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出台。

  43年的监测和科研,对任何一个野外台站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荣耀。“尤其是自1990年成为CERN生态站以后,安塞站加入了CERN的联网监测,所监测的内容逐步规范。这些数据,对于从事黄土高原研究的学者来说,无比珍贵。”姜峻表示。 

  如今,黄土高原流域的水土流失已经得到有效抑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安塞站在当地生态监测方面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8439.shtm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