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事记 |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宋瑞祥、中科院副院长陈宜瑜
到水生所调研控制湖泊蓝藻水华问题
|
关键字:null
时间: 2002-12-19 点击率: 1106866 |
摘 要: 3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专程来到武汉市,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控制湖泊蓝藻水华问题进行了调研和考察。
宋瑞祥副局长说,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都非常关心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李岚清副总理和邹家华副委员长都作过批示。最近温家宝副总理视察我们的工作时,专门讲了环境治理的“三性”,一是宏观性,指环境治理的系统性;二是长期性;三是社会性,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开展控制蓝藻水华的研究,此次来希望详细了解专家们的有关科研成果,为国家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湖泊富营养化最突出的一个表现特征就是蓝藻“水华”的出现。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平博士在著名淡水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的指导下,从1989年起,以武汉东湖为基地,研究并总结出利用滤食性鱼类(鲢、鳙)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方式,揭开了武汉东湖连续15年的蓝藻水华消失之谜,不仅引起了国内外生态学界的重视,同时也给国内众多深受富营养化困扰的湖泊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水生生物研究所还于2000年3月承担了国家环境治理重大项目“滇池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项目中“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宋瑞祥和陈宜瑜一行听取了谢平研究员和“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首席科学家刘永定研究员分别作的《用食藻鱼消灭蓝藻水华??武汉东湖的实践与展望》、《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引起蓝藻水华暴发生态灾害及其防治》的报告,并实地考察了位于东湖的实验基地。
陈宜瑜副院长总结说,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对武汉东湖的长期生态学研究,发现东湖20世纪80年代中期蓝藻水华的消失与鲢鳙产量上升有密切关系的结论是可靠的,在东湖开展的利用滤食性鱼类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实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正确的,但作为一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做放大实验。用鲢鳙控制蓝藻水华可能成为控制富营养湖泊中蓝藻水华的重要措施之一(也可称之为末端治理技术),也有可能成为湖泊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辅助措施之一。但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实施生态系统管理。
参加调研的还有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余德辉,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康乐、湖北省环保局局长杨家志、武汉市环保局局长张忠顺等。宋瑞祥和陈宜瑜一行还考察了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二?英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是 我国建立最早的二?英检测实验室,并且于2000年11月第一个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 |
nul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