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的数据共享“实验”
时间: 2006-02-28  点击率: 1087215


    数据共享的一个里程碑 

    2006年1月12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以下简称CERN) 数据共享系统发布会举行,对很多研究人员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是一个里程碑!”有人评价说。 

    CERN以共享方式为全国广大用户提供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地面生态系统常规监测数据的共享服务,在我国生态动态监测领域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国长期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台站空间信息、多要素定位科学观测研究数据等生态学各领域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时代的正式到来。 

    “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对科技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重大战略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近年来科学界不断努力推动的一项重大事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傅伯杰表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很多数据还是能公开的。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以后,很多数据就不能共享了。一方面,测出来的数据实际上就睡了大觉;另一方面,很多研究人员想获取这些数据则是困难重重,甚至要到国外去抄国内的数据。中国气象局在2001年底启动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项目,公布部分气象数据,正式开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之先河。 

    作为CERN的主管单位,推动科学数据共享一直是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的目标。资环局原学术秘书陆亚洲介绍,早在建立CERN之前,资环局就已经要求各开放台站所获数据在自己先使用三年后,就要共享出来,向外公布。但由于观念、资金、人员等的限制,有的台站做到了,有的台站没能做到。在资环局的主导下,2000年CERN制定《数据共享与管理条例》,并据此进行数据服务,中国科学院内部的数据开放此时就已经开始。 

    谈到数据共享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欧阳竹表示:“从国家,从科学家个人,都迫切需要数据共享。共享以后,各方面投入的效率高了,不需要重复投入。像我们做生态的,不可能大家都去测数据,数据也不是在实验室里做个实验就行的,而是要几年、几十年去做,时间上也不允许你去重复,一代人就做这一件事。如果数据不能共享,下一代人还得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而且有的科学现象是不可能重复的。” 

    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副院长朱清科教授表示:“某个人所测的数据是按他的思路去整理,他整理的思路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个人的想法难免有局限。如果数据让大家去整理,让从事不同行当、专业门类的人们从多个角度去看,也可以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来,这使科学的发展能互相印证,可以达到另一种共享。北京林业大学也有定位站,我希望下一步数据也能共享出来,起码大家不做重复性的工作。中国科学院能迈出这一步,是对科学发展的一个贡献!” 

    CERN的36个台站在区域和生态系统类型方面有很好的代表性,同时技术水准比较高,数据准确性、系统性都比较好。 

    “CERN数据做得挺好的,数据管理也挺规范。我看了共享数据的光盘,很详细,包括一些原始数据也共享了,整理得挺好的,对于研究区域性问题很有意义。”朱清科表示。 

    毕竟在中国大多数公共基础数据还不能共享,中国科学院也想以此带动全国科学数据共享的发展。 
文章分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