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大讲堂第101讲“森林联盟之关键带生物地化循环及地下生态学联网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年5月10日,中国生态大讲堂“森林联盟之关键带生物地化循环及地下生态学联网研究”国际研讨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冯仁国副局长、来自全国31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122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科院科发局冯仁国副局长首先欢迎外国专家来中国科学院讲学,希望参会专家多交流,共同推进生态学的进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开放的平台,真心欢迎国内外的科学家联合来进行研究;并表示地下生态学研究要面向国家需求,争取做出原创性研究,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简称“森林联盟”)的由来与总体构想,希望联盟内科学家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本次研讨会邀请了David Eissenstat、Heljä-Sisko Helmisaari、Erik Hobbie、Richard Phillips、Wenhao Zhang、Ian Dickie、Colleen Iversen等7位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上述专家基于多年研究基础,全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如:根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菌根真菌的类型在景观和全球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共生真菌在决定植物入侵过程和结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化学改变造成的锰过量积累对物种丧失的影响机制等。报告结束后,邀请专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此次会议由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秘书处、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是联合我国相关单位的国家和部门野外站成立的组织。联盟将充分利用现有野外台站资源,按照“联合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思路,加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示范工作,服务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