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将提升科技创新力度
关键字:生态系统,   时间: 2003-04-04  点击率: 2225533
  摘 要: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第11次会议和学术交流会,2月底在美丽如画的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例会,是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但是中国科学院院领导还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出席了会议并对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指示。有关局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还在会上作了题为“生态学进展”的学术报告。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第11次会议和学术交流会,2月底在美丽如画的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例会,是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但是中国科学院院领导还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出席了会议并对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指示。有关局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还在会上作了题为“生态学进展”的学术报告。

2002年度CERN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为使网络的布局更有地域代表性和类型代表性,在认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又新增了7个网站,例如中国西南部的西双版纳的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西藏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中国最南部的海南省海南热带海洋生物试验站等;网络台站新的建设规划出台,基于CERN的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 Flux)初步建成,CERN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更好地实施CERN的数据共享,颁布了共享条例;监测工作继续加强,数据质量不断提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通过世界银行的验收,CERN一期建设圆满完成,等等。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为了监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发展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于1988年开始组建成立的。目前,该研究网络由17个农田生态系统试验站、9个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3个海洋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气、生物、水域生态系统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研究中心所组成。

CERN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生态系统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CERN不仅是中国开展与资源、生态环境有关的综合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实验;平台,她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与林业生产等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国生态学研究与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基地,培养生态学领域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国内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基地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就开始了野外站的建设工作。50年代初开始建立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野外站,于1952年建立烟台海洋生物试验工作站。现有野外站中,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和武昌时辰站(后与武昌固体潮基准站合并为现在的动力大地测量实验站)建立时间最早,均建于1956年。现有野外站中有7个建于5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60年代台站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的七八十年代,野外站数量逐年加速增长,20年内共建野外站61个。中科院野外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90年代,中国科学院更加注重野外站质量的提高,野外站建设转入稳步发展阶段,10年内新建15个站。

中国科学院于1988年开始筹建 CERN。CERN现拥有33个生态站、 5个学科分中心和1个综合中心,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与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 Network)和英国环境变化网络 (ECN)并称为世界三大国家级生态网络,是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1LTERNetwork)和全球陆地观测系统生态网络(GTN-E)的发起成员。CERN的建立是野外站建设工作的一次飞跃,它克服了单站监测和研究的局限,使得在中国开展生态学对比研究成为可能,可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科学数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国家“八五”大中型基建项目的完成,大大提高了CERN开展监测、研究和示范的能力。

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野外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像重视实验室一样重视野外站,要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样建立国家重点野外站。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开展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试点工作,从而使全国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科学院于2001年决定完善和构建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体系完整的4大台站网络: CERN、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研究网络、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研究网络,并通过综合数据交换中心将4大网络联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目前这一工作正在实施。

近年来,CERN除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在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以外,在影响国民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重要成绩。例如,内蒙草原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内蒙草原站制定相应对策,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行沙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地恢复、天然草场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种植的实验示范工作,使农牧民看到了草原沙源治理的希望;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封丘站对药材金银花GAP基地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建和技术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并就金银花的产业化问题出谋划策,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位于中原地区的栾城站建立了精准农业示范区,还帮助农民采用精准滴灌系统种植草莓,取得巨大的经济回报。该站培育的“高优 503”小麦品种推广到6个省市,推广面积达 3000多万亩,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CERN的这次会议将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即将基本建设转移到出创新成果方面来。陈宜瑜副院长在会议上说,要努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与时俱进,将工作重点从建设全面转移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CERN的三大科学任务――监测、研究和示范。

(中国科学周报记者:温瑾)

相关文章:
中国生态大讲堂第182讲“碳循环研究的新进展—物候、叶绿素荧光和海岸带蓝碳”
鄂尔多斯站站长黄振英研究员受邀到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做学术讲座
蒙古国科研人员访问鄂尔多斯生态站
中国生态大讲堂第183讲“热带森林CO2通量及干旱和火灾的影响 (CO2 fluxes over tropical forests, and the impacts of drought and fire)”
中国生态大讲堂第184讲“当代湿地科学前沿与热点”
鄂尔多斯站人员关于沿干燥度和土壤肥力梯度叶根营养和化学计量学格局的文章被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接受发表
ILTER Open Science meeting会议摘要截止2月19日
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区域会议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功召开
CERN野外站体系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
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与优化管理模式培训班(第一轮通知)
相关文章分页:  共 564 页 5634 条记录 9 3[551][552][553][554][555][556][557][558][559][56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