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长武站郝明德研究员提出的"动态优化施用磷肥"建议得到陕西省政府重视
关键字:"动态优化施用磷肥"建议;陕西省政府   时间: 2004-06-01  点击率: 145393
  摘 要:     郝明德研究员在20余年肥料定位试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在陕西省关中、渭北地区推行"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山仑院士的赞同,认为"对于优化我省高产区的施肥技术,增加农民收益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不无作用"。建议同时通过山仑院士转呈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得到王省长批示,并引起相关厅局的重视。
郝明德研究员在20余年肥料定位试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在陕西省关中、渭北地区推行"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山仑院士的赞同,认为"对于优化我省高产区的施肥技术,增加农民收益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不无作用"。建议同时通过山仑院士转呈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得到王省长批示,并引起相关厅局的重视。近日,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磷肥使用现状调查的通知",并计划尽快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

他在建议报告中简要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关于磷肥有效性研究的历程和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长期试验结果指出: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沿袭至今的施磷标准使得农田施磷量普遍偏大,施磷的增产效应不明显,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了负效应。为此,他建议在陕西省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关中、渭北地区,实施动态优化施磷方法,即在土壤中磷素有一定富集的情况下,减少磷肥施用量,保持施磷量相当或略高于作物吸磷量即可;在施用有机肥或长期施用一定量化学磷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用磷肥或少施用磷肥,充分发挥磷肥的后效特性;在必需施磷的作物和季节,为了减少磷素固定,在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每间隔1年施用一次,即实施"隔年施磷"技术。这种施磷方法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磷肥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实际经济收益,同时对节约磷矿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的研讨和落实该建议,水保所联合陕西省土肥工作站、陕西省土壤学会、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于5月16至17日共同在水保所举办了"陕西省磷肥应用战略学术研讨会",全省50余位土壤肥料专家、学者及生产一线的市县土肥站负责同志围绕陕西省目前土壤磷素的现状、存在问题、科学施磷技术、磷肥应用战略研究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会上,"动态优化施磷法"的首倡者郝明德研究员作了"长期定位实验中土壤磷素变化及隔年施磷建议"的主题报告,简要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关于磷肥有效性研究的历程、土壤磷素变化过程,并依据长年试验结果阐明了实施"动态优化施磷法"的主要根据和具体方法,再次提出希望在生产中实施的建议。他指出:现阶段化肥的支出占农业生产性投资的50%左右,磷肥的投资约占化肥投资的20-30%左右,其中粮食作物磷肥投资约20-25元/亩,果园投资约在100元以上/亩,而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技术,可使粮食作物化肥投资下降20%左右,果园化肥投资下降30%左右,减少农业生产成本20%左右。彭琳、李生秀、王恒俊等老一辈专家及吕家珑、同延安等中青年专家分别就国内外磷肥施用现状与存在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素分布状况、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研究、土壤磷素变化与磷肥肥效等做了学术报告;陕西省及市、县土肥站负责同志也针对全省及各地磷肥肥效、耕地磷素调查情况作了报告。著名专家李立科先生从战略施磷角度对"隔年施磷"方法提出不同看法。吕殿青、赵伯善、王恒俊等专家针对磷资源战略问题指出:土壤战略储磷应由国家统一安排,没有必要让农民多施磷肥而进行战略储磷,增加生产成本。

根据不同的学术观点,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开展土壤磷素变化过程、磷肥应用前景的研究,深入研究过量施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陕西省土壤肥力监测体系研究,研究提高利用率技术体系;在全省全面开展肥料施用调查,弄清土壤养分家底,分区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实际经济收益,节约磷肥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