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阻击沙漠化 发展沙产业
关键字:荒漠化   时间: 2004-06-16  点击率: 1136131
  摘 要: 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这样的日子,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近年来,我国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540多万公顷,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但是,目前我国仍处在严重的沙漠化威胁之中
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这样的日子,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近年来,我国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540多万公顷,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但是,目前我国仍处在严重的沙漠化威胁之中,沙漠化面积每年在扩大,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正在扩大,由1994年前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3436平方公里。

防治沙漠化需要新思维

专家说,防沙治沙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据测算,对于治理难度不大的沙化地,每治理1亩也需要平均投资300元,耗时4年至6年。按这一标准,要将我国沙区可治理的52.9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基本治理好,需投资2340亿元之巨,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预防费用。因此,要想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来防治沙漠化,所需的投资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由政府出钱种树种草的生态建设机制,而需要鼓励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需要把防治沙尘暴、沙漠化与沙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帮助当地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沙产业的兴起,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沙地及其资源,防沙治沙工作由过去的被动防治走向主动开发利用沙地资源,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发展之中,既控制了沙漠化的蔓延,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沙产业是改善生态的积极对策

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认为西部开发要积极发展沙产业。沙化地区的自然条件虽有恶劣的一面,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又成为其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沙漠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还使得开发沙漠资源成为现实。

“沙患不止,沙区难富,沙区不富,沙患也难止。”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治沙与治穷结合是形成沙区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沙产业的发展弥补了国家治沙资金的投入不足,对加快沙化土地治理步伐、增加就业机会和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有60万公顷沙棘,陕西、甘肃、河北、新疆的荒漠化土地上也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棘。经过沙棘加工企业的开发,沙棘的身价就不同了。现在,每亩沙棘产果100公斤,净收入可达220元。内蒙古黄河沿岸、环京津沙带及永定河上游的15个旗县农民,正在按照沙棘加工的订单在沙地、荒地大量种植沙棘,收入非常可观。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家、农牧民正从沙漠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财富,人与沙逐步和谐共处,不仅为这些地区农业辟出一方新天地,而且使生态步入“寓治理于开发”的良性循环。

上市公司伊泰生物高科有限公司自1997年开始从事甘草开发和综合利用,投资4600万元在内蒙古杭锦旗半荒漠化地区,征地4万亩进行甘草人工种植和野生保护,目前这片荒漠已全部围封,营造高杆防护林20万株,灌木防护林10万亩。亿利资源集团为建设高品质的原料基地,投资1.2亿元沿库布齐沙漠北缘、黄河南岸建起了200余公里的绿色生态带,总面积139万亩。

沙产业“钱”途无量

据林业部门有关专家介绍,当前我国沙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沙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而且加快了沙区经济发展步伐,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沙产业龙头企业的兴起,使长期被沙所困的农牧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亿利集团的GAP中药材基地――内蒙古杭锦旗巴音乌素镇,过去这里的人靠放牧,人均年收入2600元。禁牧后,在亿利集团的帮助下,种植了3万多亩甘草。照眼下的市场行情,全镇人均可增收4000多元。

内蒙古磴口县为改造当地的沙漠,年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种植梭梭林。结果,大片梭梭林只是被人砍了当柴烧。后来,北京华林公司看中了当地梭梭林蕴含的经济价值,以梭梭林为母体培育肉苁蓉,并制作相应产品,投入产出比高达1 7。

沙柳是沙漠中一种独特的灌木,为防沙治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历届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种起43万多公顷沙柳。多年来,由于沙柳没什么经济价值,政府稍一松劲,沙柳面积就往下掉,生态效益一直不好。为了让沙柳变得“有用”,东达蒙古王集团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纸浆项目,首期10万吨生产线试产成功,沙柳不仅改进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

政府支持沙产业

国家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沙产业发展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以下信息:

一是国家将严格执行《防沙治沙法》,切实保护沙产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还将发布《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明确从事沙产业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其经营成果,使沙产业发展进入有章可循的法制化轨道。

二是正在制定《沙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沙产业发展的原则,规范沙产业开发范围和内容,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提出保证沙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三是加大对沙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企业参与治沙和荒山绿化,享受国家同等优惠政策;单位和个人投资进行防沙治沙和开发沙产业,依照有关规定,在投资阶段免征各种税收。取得一定收益后,可以免征或减征有关税收;加大对发展沙产业的治沙贴息贷款力度,凡符合规定的沙产业项目,尽量保证贷款指标,并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实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企业营造的防风固沙林、防护林等按规定不能采伐利用的资源,根据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对经营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四是扶持一批沙产业龙头企业,延长沙区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改变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发展加工业。利用沙区风热光能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是加大对发展沙产业的技术指导,将现行成熟有效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沙区资源利用科学研究。来自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的消息说,国家从1992年开始安排专项政策性治沙贴息贷款,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给予贴息,扶持治沙和沙产业的开发。此后,专项政策性治沙贴息贷款数额逐年增加,目前已累计投入贴息贷款资金超过40亿元,中央财政贴息3亿多元。

目前,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踊跃进入生态产业为标志,全国各地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沙产业发展势头,在甘肃武威市、酒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宁夏平原和陕西榆林等地都形成了一批沙产业开发和建设基地。沙产业已成了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是第六次产业革命,并预言沙产业能提供上千亿元的产值。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在30个省 区、市 ,开发潜力不可限量。随着大量企业把沙漠中的千家万户带动起来加入沙产业大军,钱学森先生的预言就可能变为现实,中国的沙漠也有希望变成绿色家园。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安南呼吁全球共同对付荒漠化问题
贫穷国家呼吁富裕国家为其治理荒漠化提供资助
中国-欧盟荒漠化综合治理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科院研究人员查明导致中国东北平原西部沙漠化成因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世界防治荒漠化日”致词
新疆防治沙漠化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治理12%沙化土地 荒漠化防治初见成效
吉林生态草治荒漠化:绿掩风沙成沃野
相关文章分页:  共 3 页 23 条记录 9 3[1][2][3]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