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构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关键字:农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   来源: 科技日报,土壤分中心摘录   时间: 2005-02-02  点击率: 1163351
  摘 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继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今年又作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翟虎渠介绍,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通过“两减免、三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最低保护价、严格保护耕地等一系列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村“六小”工程,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中央各有关部门具体支农行动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8亿公斤,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04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粮食供需仍有200亿公斤以上的缺口,品种结构和区域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缩小,仍然高达3.21∶1左右。正如1号文件指出的,“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从未来较长一个时期看,在我国较为低下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三重压力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在短期内都将难以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它将长期或在较长时期内制约我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增强;制约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粮食安全问题。根据普遍推测,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必须具备6.4亿吨左右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亿亩的基础上,粮食单产必须由目前的300公斤左右大幅度提高到430公斤左右的水平,每年至少增加1.6个百分点,任务十分艰巨。

  其次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30%%—4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30%%—35%%,全国耕地的78.5%%属于中低产田,其中,38.7%%被侵蚀,36.3%%干旱缺水,26.2%%耕层浅薄,10.9%%渍涝盐碱化,土壤污染正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草原退化速度每年高达2000多万亩。另外,还有农业重大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足等比较突出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结合。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国情,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一元支出,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率分别为3.71、2.12、1.91、1.88和0.54元,而科技的回报率高达9.59元。另外,从2004年粮食增产的因素分析,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价格贡献为34.2%%、气候贡献为27.0%%,而科技贡献为30.2%%。

  翟虎渠说,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性作用,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要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并落实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诸多措施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二是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三是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和旱作农业示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六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七是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等。

  

相关文章:
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精准农业中心主任Dr. Pierre C.Robert教授访问栾城站
栾城实验站计算机控制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改造完成
智能收获测产系统试验成功,并获得喷灌试验区产量图
栾城实验站精准农业实验室改造完成
精准农业的技术开发与集成
精准种植技术体系
栾城县田间档案和产量调查总结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适宜土壤水分下限指标
新时期中国生态农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香山科学会议第195次学术讨论会侧记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0 页 95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