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生态大讲堂 |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进入交叉联合阶段 |
关键字:全球变化,中国
来源: 科学时报 作者:王卉
时间: 2007-01-26 点击率: 1018891 |
摘 要: 经过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以及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秘书长孙九林院士的联合倡议,各委员会秘书处积极响应,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讨论协商和共同准备,此次以“地球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为主题的五方联合会议得以顺利举行——这是“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的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第一次在一起召开联合学术大会。
|
五方联合学术大会首次举行
“我们非常希望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能更好地得到整合与协调。没有这样的努力、没有国家层面对研究计划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就难以取得大的成就,就会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会影响我们在相关的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现在全球气候已经变得更为极端,增暖明显,导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都比过去高。我们要通过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全球变化的过程与机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控制这种变化。”在1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全球变化2006年联合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示。
经过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以及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秘书长孙九林院士的联合倡议,各委员会秘书处积极响应,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讨论协商和共同准备,此次以“地球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为主题的五方联合会议得以顺利举行——这是“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的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第一次在一起召开联合学术大会。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全球变化趋势的发展,从地球科学系统的角度审视全球变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于20世纪80年代初分别发起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四大研究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1980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1987年)、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1996年)、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1991年)。
WCRP侧重物理气候系统研究,IGBP侧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IHDP侧重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DIVERSITAS侧重全球变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随着地球观测系统和天文观测的深入,科学界对不同国家、不同方式获得的数据提出了互相交流的要求,同时对这些数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于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组建了世界数据中心(WDC),服务于科学数据采集、归档管理和提供数据信息服务。
推动全球变化研究的综合集成
我国是全球变化领域计划的发起国之一,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结合我国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变化研究,并为国家有关部门在全球变化领域的决策和政策制订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我国先后成立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国家委员会,即WCRP中国委员会(CNC-WCRP,1986年),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1988年)、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2004年)和DIVERSITAS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2004年)。另外,我国于1988年正式加入了WDC,定名为WDC中国中心(WDC-China,1988年),并组建9个学科分中心。
作为非政府学术组织,各中国委员会/中心统一归中国科协主管。各秘书处分别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相关机构,其中WCRP中国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和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分别挂靠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DIVERSITAS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WDC中国中心协调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往各个委员会的年会都是分别单独召开,同时由于大家对交叉交流的重视,在开年会时也是互相邀请,实际上约70%的与会人员都是重合的。此次联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多学科交叉,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同时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会议效率”。这也将成为以后年会的主要形式。
李家洋表示,这样的联合学术大会除了促进综合交叉研究,还将促进国家在全球变化方面出台大的研究项目和计划,并促进与国际上大的研究计划的合作。
近20年,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的科学家广泛参与了这些大型研究计划。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对地球系统的研究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寻找其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各种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校准、比较与提炼。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于2001年联合推出了地球科学系统联盟(ESSP),旨在更好地推动全球变化研究的综合集成,促进地球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本次联合学术大会,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从组织层面推动我国全球变化和地区系统科学研究机构和专家之间的合作,加强综合集成,促进学科交叉。
气候安全研究日益紧迫
“气候变化已经并正在加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气候安全的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命题、经济命题,而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看待,而且必须要有对策。”作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先驱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这样表示。他是CNC-IHDP和CNC-WCRP顾问委员会主席。
由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和不断变化的大系统中进行的,而且人类对气候变化的机制、规律等远非完全清楚,目前任何研究的成果、意见或结论,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叶笃正认为,要重视研究最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对策,但同时,也必须要研究各种发生概率不是很大,但仍然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那些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影响和破坏力的情况。
叶笃正建议,要研究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模型。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研究要进行周期性的全面观察(比如三年或五年),也就是要经常地用最新获得的数据与上一次乃至历史上获得的观察数据进行比较,形成新的或修正已有的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那些发生概率虽小但危害大的情况。“周而复始,长期做下去。这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采取的基本对策。”叶笃正说。
对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而言,CNC-IHDP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组织。作为这个组织的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介绍了参与这个组织工作的感受,“这个组织的工作非常重要,增加了一个人文因素,能更好地把自然与人文结合,把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结合。一些理念非常好,比如全球环境管理并非只是简单的行政管理,并不能只是依靠政府、依靠决策部门、依靠科学家,也需要个人,需要非政府组织,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人来共同参与。应该探讨怎么形成高端协调机制,把全国的力量都统筹调度起来”。
“针对全球变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怎么部署新的计划,国际上有很大困难,我们也有很大困难。”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IGBP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原副局长陈泮勤这样表示,他是国内较早关注全球变化的研究人员之一。
为了推动全球变化研究,陈泮勤介绍说,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对十多年的工作历程作了回顾性总结,大家认为在本世纪国际上要推动大学科的交叉联合,不是过去一般性的地球科学内部的交叉,而应该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以至空间科学间的交叉,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为此,地球科学系统联盟从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着手,希望以问题为目标把高层次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带动起来。这四大问题是:第一,全球碳问题,它在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占到多数份额;第二,全球水循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都离不开水;第三,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第四,全球变化与食物系统。这四个方面都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从项目组成、从科学计划上,试图共同把地球系统在人类学的干预下的动力学机制探索清楚,想办法调整政策,把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本次联合学术大会设定了三个方面的专题论坛:地球系统科学战略与研究方法;地球系统模拟与模拟研究;极端事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陈泮勤说,实际问题里面又有很多科学问题,这三方面也是对地球科学系统联盟提到的人类最核心四大问题背后共性的科学问题的归纳。
“现在的情况是,面对全球变化,哪一家单独都做不了,而且,只有在一块相互切磋、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繁复的现象简单化,才能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直至作出数学表达。我们把焦点分成这三大块,这是刚开始的第一步,是一种探索。”陈泮勤表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