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ERN综合评估 |
《中国科学报》报道鄂尔多斯站凋落物分解研究成果 |
关键字:中国科学报,鄂尔多斯,旱区,凋落物分解,光辐射
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5/440550.shtm
时间: 2020-06-01 点击率: 381740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发表时间:2020-05-27 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振英研究组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Johannes H.C. Cornelissen合作,揭示了沙埋对灌木茎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功能生态学》。 黄振英研究组利用原位分解的实验系统研究了利用原位分解实验系统研究了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旱区不同灌木物种茎器官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沙埋条件下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速率是模拟立枯和地表条件下的3倍,紫外辐射对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作用较弱。这说明沙埋条件下的微生物分解是木质残体分解的主要环境驱动因素。这项研究填补了木质残体在干旱区生态系统凋落物周转的研究空白,有助于改进和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 此前,该研究组在旱区开展的对叶凋落叶研究的结果表明,光辐射是驱动叶凋落物分解的重要驱动因素。结合茎凋落物的研究,说明植物器官不同,凋落物分解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丰富了旱区生态系统植物凋落物分解的调控机制。 据了解,凋落物分解在土壤肥力维持和土壤有机碳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旱区生态系统中,由于水分限制及生物因子种类和丰度的降低,非生物和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营养物循环的影响同等重要。但是由太阳辐射、沙埋和凋落物位置等驱动的环境变化对于旱区生态系统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机制的认识相对匮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365-2435.1355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