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我国天然草原破坏严重(下)
关键字:草原   时间: 2004-12-07  点击率: 1125128
  摘 要: 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呈快速消失之势,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
草原面临三大不可持续性
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的报告振聋发聩:目前内蒙古草原已进入一个不能自我维持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环境的不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张新时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研究认为,从1951年到1987年的37年里,内蒙古草原地区平均每10年里有2.5次的严重旱灾,一般的旱灾有4.5次,有1.5次重雪灾,其它灾害也十分频繁。尤其是1999年至2001年的3年大旱,整个草原赤地千里。尽管近年来生态有所恢复,但生态环境遭致严重的创伤。从雪灾分布看,近年也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的草原地区。从近年来沙尘暴发生规律看,最重的沙尘暴卫星图象都是集中在草原上空。草原地区灾害加重和沙尘暴频发,说明内蒙古草原环境已不可持续。

由于90%以上的草原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而且退化的趋势从1999年以来日趋严峻,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这一方面表现为草地生产力降低,即草群结构破坏和退化后,载畜能力严重下降。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大量消失,尤其是食肉野生动物几乎绝迹。

张新时院士说,草原的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草原生态系统2/3以上甚至4/5以上的碳都集中在土壤里,所以它形成了地球北边的这样一个已知的最大碳库。但是,由于草原严重退化,大量的碳释放出来,这个巨大的碳库出现转化消失,草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由于草地萎缩、草地植被退化,引发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双重危机。据中国草原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副主席洪绂曾介绍,目前我国草地畜牧业地区经济十分脆弱,相当一部分牧民由于家畜头数少、质量差,生活非常贫穷。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草地畜牧业成本不断增加,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牧民收入和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目前全国贫困县为592个,其中266个分布在牧区。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9.9%。

如何让草原长葆绿色
针对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形势,专家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对策。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刘钟龄等专家认为,要遏制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首先,在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同时,应制定合理的休牧、放牧制度,合理计算草场载畜量,同时制定合理的禁牧期,保证牧草的返青和草原的休养生息;其次,在草原严重退化、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退牧还草恢复植被;其三,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完善奖惩机制,切实做到草原使用权利和生态环境维护义务同时落实。

张新时院士认为,要想使草原走上可持续利用发展之路,最终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其一,从传统的粗放的落后的天然草地放牧畜牧业,全面转向以人工草地和饲料地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舍饲畜牧业。其二,突出天然草原的生态功能,从几千年以来作为放牧场为主,全面转向以丰富和发挥它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地球碳库等生态功能。通过发展高效的人工草地和饲料地,走向以人工草地和饲草以及农业饲料来支持的畜牧业,在畜牧业增产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相关文章:
牧区草原将建成我国北方天然生态屏障
中国草原发展已进入生态保护的关键期
中国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七大成效
我国天然草原破坏严重(上)
植物所与内蒙古东乌旗签署共建草原生态系统协议
必须从根本上改善草原生态
农业部:我国九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拉萨站为西藏自治区进行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培训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8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