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ERN综合评估 |
国家科技奖励显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
关键字:国家,科技,奖励
来源: 综合中心
时间: 2005-03-29 点击率: 1180262 |
摘 要: 人民日报北京3月28日讯 记者陶世安报道: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于3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 |
据记者了解,本年度共推荐科技项目(人)953项。经过学科评审组初评、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奖励委员会审定,并经科学技术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共有300个项目获奖,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充分反映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
1.获奖项目总体水平上升,反映我国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提高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特别是有两项重大技术发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打破了过去6年来发明一等奖空缺的局面,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都在进一步提高。
国家自然科学奖本年度共授予二等奖28项,授奖项目较往年有了显著的增加。获奖成果表明我国近年在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领域做出了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引用率及数量都非常高,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有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铺垫,形成了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良性驱动。
在获奖的技术发明项目中,20个通用项目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达80余项,这表明,专利战略的实施已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明显效果。
2.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农业新品种选育、种养技术开发、病虫害防治体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技术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2004年又有30多项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获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育成与应用技术体系”,是我国两系杂交稻技术成熟的标志性成果,所育成的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不但产量高,大面积种植达到了超级稻的产量水平,而且品质显著优于三系杂交稻,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项目,通过石油地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联合攻关,在石油地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探明和控制隐蔽油气储量5.3亿吨。仅2001年—2003年间胜利油田新建产能区块就累计生产原油1025万吨,利润达52亿元。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主要生物群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分别建立了区域森林、草地、农作物以及土壤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研究了中国50年来森林植被CO2(二氧化碳)源汇功能的动态变化,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使中国的碳循环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为我国参加“京都议定书”和有关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实质性科学数据,对我国在环境发展领域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从反映我国知识生产能力和技术贮备,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看,第一完成人为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90%,获奖项目中技术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是由高校和研究院所完成。
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反映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项目的获奖情况来看,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总数的72.5%,其中,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占21.1%,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项目占51.4%,这充分说明产学研结合更加密切。不少企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技术与产品,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实力正在不断加强,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如山东丛林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在传统锻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和理论,独立自主建成我国首套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使我国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生产万吨挤压机能力的国家,解决了国家急需的宽铝型材生产的关键问题,也为重大装备国产化创出了一条新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