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
路甬祥院长视察栾城站 |
关键字:路甬祥 栾城站 视察
时间: 2002-11-17 点击率: 1113291 |
摘 要: 2000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一行到栾城站视察工作。路院长到达栾城站后,首先到试验区视察,听取了胡春胜研究员、钟冠昌研究员等的现场汇报。之后路院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栾城站展览室,在听取了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刘昌明院士的工作汇报后,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路院长高度评价石家庄所和栾城站近年所做的工作,肯定了栾城站以节水和精准农业为中心的定位思路。同时,路院长指出栾城站要加强基础工作,开展观测和综合示范研究,结合信息、生物高技术为农业服务,进行优质高效农业的应营养元素循环和可再生研究,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做前瞻性的工作。视察结束后,路院长欣然为栾城生态试验站题词:创新求实,服务示范。陪同路甬祥院长视察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河北省副省长郭庚茂、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局长秦大河以及河北省政府、栾城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石家庄所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和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汇报工作。
|
路甬祥院长在栾城站视察
──2000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一行到栾城站视察工作。路院长到达栾城站后,首先到试验区视察,听取了胡春胜研究员、钟冠昌研究员等的现场汇报。之后路院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栾城站展览室,在听取了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刘昌明院士的工作汇报后,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路院长高度评价石家庄所和栾城站近年所做的工作,肯定了栾城站以节水和精准农业为中心的定位思路。同时,路院长指出栾城站要加强基础工作,开展观测和综合示范研究,结合信息、生物高技术为农业服务,进行优质高效农业的应营养元素循环和可再生研究,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做前瞻性的工作。视察结束后,路院长欣然为栾城生态试验站题词:创新求实,服务示范。
──陪同路甬祥院长视察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河北省副省长郭庚茂、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局长秦大河以及河北省政府、栾城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石家庄所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和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汇报工作。
附:路甬祥院长在栾城站的讲话
路甬祥院长在栾城试验站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0年5月23日星期二)
尊敬的郭副省长,栾城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同志们,今天我和陈院长,大河局长,办公厅主任等一行到栾城站来考察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看到栾城站,二十个年头以来所建设的成绩。刚才在大田里,进行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包括有许多国际合作的项目,承担的国家攻关973,863的重大项目。刚才听了刘昌明所长的关于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未来发展的汇报,我觉得都是符合实际的。我首先要向栾城站及两所(包括石家庄所和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是要向河北省委、省政府,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对我们(包括研究所、生态站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你们的领导关心和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这二十年来,石家庄所生态站已经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农业研究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包括种质资源方面,另外在农业遥感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就。对于我们的农业经济发展做了很好的贡献,但是我觉得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认清新的需求和形势,21世纪从时间上来讲是一个知识经济时期,中国的今年看来会加入WTO,国外的农副产品会涌进来,美国人尤其看中中国市场,我们面对的经济挑战就是全球的经济挑战,那么中国自己已经走过了温饱阶段,粮食从短缺已经走向相对过剩,正要向中等发达国家前进,大部分地区已达到了小康水平,或者说全国基本实现了小康,河北也同样,那么下面这段时间要向中等发达国家目标前进。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农业,他的需求,他的战略重点,跟温饱阶段是不一样的。温饱阶段只能解决量的问题,而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话,我看重要是解决优质高效与多样性。高产农业经济基本实现了高产,下一步主要是优质。要高效,效益要高,服务要多样性,满足多样性需求。逐步走入小康以后,到比较富裕的阶段,不光品质要好,小麦品质再好,也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要认识这一点。另外一方面,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资源少,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你们另外一方面的工作,要研究生态环境跟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包括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还有农业所需要的肥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方面的排放、热量等问题。生态的平衡、恢复,生态的保护和恢复,有些生态已经恢复过来了。所以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也好,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也好,生态试验站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要前瞻性的考虑未来国家的重大需求,尤其是农业方面的重大需求,必须提出新的挑战的问题,当然也要考虑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提供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的可能性,尤其是今天提供的新理论新方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所提供的新手段新方法,这两方面进展的很快,新兴科学遥感、网络、宽带网络,是过去所没有的,必然以后要影响到农业生态方面,或者更大量的引入到农业管理、农业生产组织方面。在生物技术方面,水稻DNA与许多重要作物的转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也是过去二三十年所没有的。对于生态的研究逐步要进入到分子的层次,现在美国象孟山都公司大量的搞商业化的转基因,究竟行不行,对生态重建会带来什么影响,我相信这个人造的转基因如进入大田以后,必然对自然生态的平衡带来冲击,这个冲击究竟是发散的还是可以收敛的,现在回答还过早,还要再观察与研究。不光对人的健康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与影响,随着他的发送播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影响,因为我们现在的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平衡是经过万年、亿年计的过程逐步的稳定收敛形成,这都是新问题、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希望我们来考虑未来定位、战略选择的时候,要从大的方面着眼来考虑。所以江总书记要求科学院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当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做出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贡献,那么科学院的研究工作要与全国其它的研究力量系统配合,在科学院要做符合国家对科学院要求的层面的工作,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三点,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包括农业,看来仅仅靠研究所的工作、实验室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要对大田、对自然系统进行观测研究和发展示范。观测研究是认识规律,发展示范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利用、优化资源生态与环境系统。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方面要建立必要的野外观测的台站和示范的台站,另外一方面要与农业研究体系、要与资源研究体系、要与环保研究体系、要与我们地方的研究力量结合起来,互补联合,构成我们国家的比较完整的高效的创新体系。所以二期创新工程当中,科学院将把资源生态环境口(包括还有一些其它口),并不完全在资源生态环境口,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今后的污染和金属腐蚀,它也要做。过去做过不同的土壤水环境大气环境方面的污染观测与试验,我们要加强一批野外典型的观测研究跟发展示范台站的建设,然后跟重点实验室、跟工作研究中心、跟研究所的工作能够结合起来。那么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由于原来的基础、原来它的区位地域的代表性,由于两所的背景目前已经做出的定位,我以为是有代表性的。我们有29个台站以后恐怕要分轻重、分层次,有的是要带综合性、重点有代表性很强的重点实验台站,有的单项型的或者比较单项的观测台站,那么栾城站定位是综合型的,代表了北方、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区域的农业生态方面。观察研究以节水跟精准农业为主的或者是节水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与发展示范,恐怕还有。可能要以后跟必然会发生的信息高技术、跟生物技术的高技术为农业服务,要提供大田的综合示范条件,综合示范研究,观测研究,包括基础工作,结合起来,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我是外行,外行就可以比较自由一点、思想比较解放一点,来说一点,这个所、这个站未来的定位和方向方面的问题大家在抛砖引玉,我不怕你们笑话,还是希望说一说,我觉得刘所长你是专家,刘纪远所长也是专家,我前面已经表态,我想在你们的基础上再谈一点我的认识,可能有的不对的也欢迎你们批评,你们抓节水为重点肯定是对的,华北地区太缺水,西部更缺水,而且现在多年由于我们工农业大量的粗放的进行经营对水资源的管理疏于管理,现在已经造成严重的资源投资,造成了地下水严重下降。刚才刘院士的图示给我们一个很大的警示,但是我想再作的以水资源为核心的同时,是否还是要考虑农业或者是今后的优质高效农业,他们所需要的肥料或者是说主要的营养元素可再生循环结合起来考虑。这里边有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面源污染问题与环境方面的控制优化,不光要认识他的规律,而且以后要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外,看来要做些前瞻性的考虑,你们有些人已经这样做了。包括氮、二氧化碳、氢的循环,这不光是农业增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有关温室气体排放很重要的来源和一个影响因子。这方面的工作是否要比较早一点来考虑,而且提出一些有创意的研究方法跟未来理论的可能框架,我相信这是会很有意义的。华北地区土壤是并不太好的褐土,这样大片的面积除了要用工程的方法来改良,代价是很大的,也不太现实。有没有可能采取合理的种植结构,或者轮作制度来逐步的实现土壤的结构和性状改良,我看这也是一个要提到日程上来的问题。过去粮食不够,大家要开垦荒地,都要耕作,而且也受到对客观规律不太认识的政治口号的影响,现在粮食相对剩余了,而且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上,也比过去深化了,应该有可能有条件来研究、组织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相信随着今后的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自然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而且有些发达国家已经这样做了。因为从栾城站来看,他的定位应该是开放的、一个综合的、带有基础性的和高技术集成的一个台站。它不仅仅在一个时期只做一两方面的重点工作,它还可以吸纳院内院外的研究单位到这边来,利用这里的条件和便利做其他方面的一些工作,这你们都提到了。第三,我赞成刚才刘纪远同志提到的,未来农业管理,我相信它是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包括宽带网的引入很重要的发挥,包括遥感尤其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引入对农业做宏观的监测、预测,包括对信息的反馈,那就是管理了,大面积管理和指导对它不起作用。要作好这方面,必须要有地面工作的配合。不光要有一个好的、有农业监测调控的科学模型,而且要有数据的定标和尺度的转换理论和方法。此项工作其实科学院最有条件,地理所本身就有遥感方面的,还有地理业务研究所,而且我们还有搞红外的、可见光的、微波的、遥感技术方面的力量,而且还有遥感地面站,接受各种各样的国内、国外卫星的遥感数据,还有两架遥感飞机配合,在这个结合面上是要多做贡献。争取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和贡献。
当然这些意见,虽然可能讲了外行话,请陈院长批评,请刘院士、刘所长批评,我只不过是希望。最近总是在想,为什么总书记提出“一攀登、三性”,对科学上的要求,我想这是中央的领导针对我们国家的未来科技发展的态势,对科学院提出一个创新层次和重点方面的一个正确定位。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个所考虑问题不能只看外国人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意,要瞄准中国的未来的需求,华北地区的需求,要提出我们自己的科学思想。如果做的好,我们可以和国外交流,为全人类的生态农业发展作我们的贡献。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雄心。而且我觉得你们这里不光有老一辈的像刘昌明同志这样的已经60多了,还在第一线工作。也有中年的优秀同志,也有今天见到青年同志,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些我们有自己创新。回顾一下,在资源生态所老一辈的科学家,他受到国家重视,对国家贡献多,受到国际上科技界重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瞄准了国家需求客观规律,有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光从国外引来的、拷贝来的。所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以后的评价标准不能单纯的看论文的数量有多少,而主要看论文的质量,看对农业生态工作的贡献与知识,而且这个评价加权,以后应该是采取无限加权法,不是说你发表哪个等级的文章就乘以一倍,就是不可估量的。你比如象熊院士在盐碱化方面,井排、井灌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一大片的盐碱地的治理,粮食产量差不多增加了10倍,已经跳到现在的500多斤,这个贡献只能认为是加权到2倍到3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相信他的论文不是太多,也不可能很多,所以这是我的一点希望。最后,我完全赞同两位刘所长刚才讲的,要明确这个站的工作重点,每个阶段的不同工作重点以外,很要紧的是把这个站更多的开放,为院内的涉农研究工作,四十几个研究所也为院外的有关研究机构提供一个好的、大田的试验基地。当然,我也希望河北省,我也相信河北省政府、石家庄的市委、市政府和栾城的县委县政府一定会一如既往的来支持、关心、领导我们的站、领导我们的所,使之有更好的发展。但他们关心程度和支持的强度,我看决定性的是看我们的定位是不是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不是符合河北省、华北地区的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需求。如果我们的工作是密切结合的,毫无疑问不管省委书记换多少茬,省长换多少茬,他们都会关心和支持是肯定不会变的。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方向,当然人家是很难关心很难支持,我们也因此失去动力,迷失方向。今天,省长在,县委书记也在,我想我可以代表院党组表个态,我们科学院的宗旨是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要做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贡献,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做重大的、更好的服务,所以省里边有什么愿望、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批评意见,希望你们直接地、经常性地跟我们沟通,共同的来努力,推进这个站的建设和两个所的发展。国家需求、地方需求只要一致,从大的原则方面就完全一致。陈院长和我回去以后,就要研究第二期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考虑,你们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同志们放心,我们会充分的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台站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适当的地位,或者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给予适当的支持,为国家、为实现我院的知识创新目标,这一块是不可缺少的,也希望你们为实现“三性”目标、为实现建设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体系、我们国家未来的知识创新体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不光这一块重要,还有种质资源库、标本库、植物园都是很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对年轻同志希望你们进一步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求知创新的精神,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象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的贡献。或者说要有自信心和勇气,青出于蓝而盛于蓝,作出更大的贡献。到时如果我们还看得见的话,我们一定再来祝贺你们。
谢谢!
2000年5月23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