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综合中心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研讨会纪要
2006年1月9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实验室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管理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于贵瑞、赵士洞、曹明奎、孙晓敏、樊江文、莫兴国、王绍强、何洪林、王秋凤、梁飚、于秀波、袁国富、岳燕珍、赖鹏飞、苏文、郭学兵、钟华平、陶波、侯西勇、朱华忠、张雪杰、黄玫等近40余人。院资环局牛栋、拉萨站张宪洲、石培礼等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于贵瑞主任首先介绍目的和背景。他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建立国家生态系统网络综合中心、CERN综合中心和院重点实验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理顺各项业务部门以及科学研究活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部门负责人的业务联系体制,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在14份会前问卷调查表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会议分为2个阶段,上午主要围绕“部门职责分工与日常业务”展开讨论,下午主要讨论《实验室管理办法》。
本次研讨会采取主持人引导、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由综合中心于秀波引导。会议首先讨论了国家生态系统网络综合中心、CERN综合中心和院重点实验室“三位一体”机构的业务运行部门设置,并对建议的机构设置提出10余条改进意见。随后按照学术组织和运行机构、业务运行与管理、数据开发管理和服务、生态系统综合研究4个方面内容分成了5个研讨小组(其中生态系统综合研究分为2个小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随后,王绍强、孙晓敏、何洪林、樊江文、莫兴国分别汇报了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成立“国际联合中心实验室”或类似的部门以便加强与国际知名专家、实验室、研究机构的联系,促进实验室向国际一流学术机构迈进;
2. 改进和完善综合行政办公室的机构组成和功能,增加人员,进一步加强其对内、对外联络与宣传等职能。尽可能将科研人员的事务性工作纳入综合行政办公室的业务范畴;
3. 改进和加强数据开发、管理和服务工作,使更多的生态学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数据管理与开发工作来,实现IT技术人员与科学家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解决CERN数据共享服务滞后的局面;
4. 生态系统综合研究应增加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和演变、长时间尺度功能和格局演变等方面研究内容。依托拉萨站、禹城站和千烟洲站等野外台站加强青藏高原、黄淮海和南方丘陵等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学研究;
5. 加强实验室内部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实验室外部不同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内部的交流需要改变方式、方法,以便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发表意见与成果的机会。提高各种形式学术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讨会还针对实验室内部管理结构图、《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实验室的定位、发展目标与方向领域、理化分析室的建设与使用、财务管理等问题。
经过一天紧张而激烈的讨论,对综合中心与实验室部门设置及近期工作安排、管理办法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初步确定了“两部四室”的基本格局。“两部”是指综合研究部和数据共享部,“四室”是指行政综合办公室、外联与宣传办公室、监测技术服务室、理化分析室。本次会议后,还将根据会议讨论的问题与意见,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与近期工作计划等。
最后,院资环局牛栋博士要求综合中心重视三期创新和一些重大研究项目的立项与申请工作。于贵瑞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他指出,综合中心一方面要为国家生态系统网络发展做出贡献,为CERN作好服务;另一方面,实验室要发挥所具有的人才、设备和数据等方面优势,争取在若干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公共财产管理、加强研究生培养和技术人员培训、积极推进全国与区域层面的咨询与研究,在数据共享服务、对外宣传与学术交流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于贵瑞提出近期的主要任务有:CERN的36个台站、五个分中心、综合中心的评估;17个国家站(试点站)评估;若干学科方向的基金申请和其他多方面研究经费的申请等。
本次会议的组织方式,得到与会人员总体肯定。在会议结束时进行了简单评估,与会人员认为比较好的方面有:会前进行问卷调查,材料准备较充分;人员到会较齐整;议题明确,切中当前的主要问题;大会讨论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参与性强等。认为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讨论的问题与内容过多,有些问题没有形成共识;会议时间过长,部分发言长篇大论,时间控制不到位。另外,部分与会人员建议应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专门讨论。
(CERN综合中心 侯西勇、于秀波)
照片集锦.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