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利用变化的宏观生态效应
在土地利用变化的宏观生态效应方面,刘纪远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主要介绍了:陆地碳循环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ChinaFlux站点观测网络,水热碳耦合作用相关研究初步成果,AVIM 、CEVSA、TEM等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研究结果。
在生态系统变化方面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之间的关系以及MA千年生态评价的概念框架和全球评估项目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系统的各方面内容,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近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各类生态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小,荒漠面积增加;但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是我国的重要碳汇。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大城市周边地区、甘肃、陕西、宁夏和贵州的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但整个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潜力。在对“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生态的主要矛盾”、“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的优化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多个问题的情景分析,最终得到了西部MA的一系列对策与建议:通过生态功能区划,有区域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建设,指导人类在特定生态地带和生态系统内的行为,避免盲目无序的开发;将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西部发展的基本对策;实施以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为核心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建立并完善一套完整并能延续的政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东西部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建设典型区的评估运行系统(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土高原重点退耕还林还草区、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等),使地方各级生态系统主管部门熟悉MA框架与方法,为其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撑。
刘纪远研究员在对演讲内容所作的总结中进一步强调了4方面问题:
Ø 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掌握其驱动机制,对于认识人类活动对陆地系统的影响,进而科学调控人类的土地利用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Ø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现代过程已经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影响,采用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的宏观生态效应,同时定量区分陆地生态系统变化中的气候和LUCC驱动力。
Ø 以野外台站观测试验和资源环境时空信息分析为基础的集成科学研究条件,包括资源环境时空信息平台构建、资源环境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共享机制,将成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宏观生态效应研究的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Ø 发展地球信息科学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集成研究方法,以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与过程研究为重点,可以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陆地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迁移转化规律和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全球变化和国家科学发展情景下人与生态系统相互适应的模式。
相关资源链接:
1、 全球土地计划(Global Land Project):http://www.glp.colostate.edu/
2、 IGBP Report 53 / IHDP Report 19—Global Land Project:
http://www.ihdp-cnc.cn/En/publication/GLP%20Science%20plan.pdf
3、 刘纪远研究员个人档案(含主要文章与著作列表):
http://www.igsnrr.ac.cn/jianli.jsp?photoi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