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南方八省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建议
关键字:红壤,水土流失   来源: 科学时报   时间: 2006-03-28  点击率: 1108332

    (四)积累了大量的治理经验,但效益有限

    南方8省水土流失的重要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逐步扩大区域治理范围

    江西省赣南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并逐步扩大治理范围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治理思路。兴国县永丰小流域、联群小流域、塘背河小流域均有较好的小流域综合整治经验。从江西全省来看,1983年从一个县开始,后扩大到6个县,1990年增加到10个县,至2004年又扩大5个县,共投资11个亿,总治理面积达38万公顷,范围逐步扩大。安徽安庆市有48个小流域,其中大沙河上游已治理两万多亩,也总结了一条龙治理的经验,但近几年来仍然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海南省三大河流,通过流域治理,已减少泥沙输量,并将上游1700平方公里的积水区的水纳入水库。浙江西南区的小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效果。绍兴市通过小流域治理,使80%的坡耕地改为梯田,并对河流采用“闭、改、疏、拦”等办法,取得良好成效。湖北省建立了全国小流域示范区,在赤壁市取得增产效果。但所有这些小流域治理的面积均较小,在土壤侵蚀的治理面积上,一般只占5%~10%。因而这些经验缺少区域带动性。

    2崩岗治理的模式与经验

    崩岗是南方红壤区所特有的一种严重侵蚀类型,它是花岗岩浅丘岗地长期遭受自然与人为破坏而导致岗地崩塌的结果。据统计,南方8省216个县(市)共有崩岗26万处,破坏土地面积9100平方公里,尽管面积小,但侵蚀强度巨大,甚至达到泥沙掩埋农田与村庄、淤积水库、提高河床,有时整个崩岗发生崩塌导致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程度。福建、江西、广东的普遍经验是,建立开发式崩岗治理模式,即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方式,进行多种树木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在岗谷内建立“反坡台地”,栽种经济果林,使崩岗逐渐变为生态及工业用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存在的问题是:治理面积小,例如江西赣县的崩岗治理当前尚不足2%,福建长汀区的崩岗治理也不到5%,此外,治理难度大,需要较大投入,在山区贫困县条件下,只靠地方投入,均有很大缺口。当前崩岗治理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按各地不同情况,边治理边研究,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理途径。

    3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开发利用经验

    南方8省坡耕地占旱地面积达70%以上,其中丘岗山区在坡耕地治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安徽安庆市通过坡改梯,在该市主要坡耕地大面积建立了“板栗—茶叶”立体种植模式,在多层经营管理下,减少了土壤侵蚀,增加了经济效益。湖北省大别山与黄岗市和湖南的中西部山区,均在坡改梯的开发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存在的问题是,在大面积的坡耕地上种植果园、茶叶,每年需2~4次翻耕,必然加剧水土流失。同时不少地区在大于25°的坡耕地上开垦,必须退耕还林,但实际落实的难度大,有不少地区已大量发现“耕后抛荒”现象,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之,南方8省近几年来在小流域治理、崩岗治理、治坡治沙及坡耕地结构调整和控制人为开发引起的诸多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不同的区域治理经验与模式,值得推广借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点、片、面结合推广,如何使这些经验由个性变为共性,成为指导性的方向,如何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上,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如何将这些经验模式改造、推广成为整个地区长远性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这些均是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文章分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江西省科技厅周青副厅长考察访问红壤站
中科院院省合作代表团到红壤站调研考察
科技部条件财务司戴国庆处长考察红壤站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防“非典”期间的管理规定 科红壤字〔2003〕01号
江西省科技厅周青副厅长陪同科技部、中国农科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考察红壤站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一行视察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鹰潭召开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路甬祥祝贺南京土壤所红壤生态实验站科研成果获奖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专题考察第二次组长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相关文章分页:  共 3 页 29 条记录 9 3[1][2][3]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