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22日电(记者林嵬、丁铭) 最近,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1956年——2000年系列水文数据重新核算黄河“水账”,得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35亿立方米,较过去减少45亿立方米。
据了解,按1919年——1975年系列水文数据计算,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用水增多,近年来黄河明显“变瘦”。
黄委会专家指出,黄河水资源量的减少主要由用水增加引起。一是水土保持用水。随着西部地区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一部分水量被占用。二是黄河流域水库增加,水库蓄水后水面扩大,蒸发量相应增加,导致径流量减少。据了解,目前仅黄河上游干流龙羊峡到青铜峡区间,已建成13座水电站,还有9座正在建设中。三是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一些地方在山丘区开采地下水,争夺了地表水,使产汇流关系发生变化,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径流量有所减少。
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黄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3%,人口占全国的12%,耕地占全国的15%,但黄河天然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2%,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5%。据统计,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总量647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的30%;耕地亩均水资源总量290立方米,仅为全国亩均年径流量水平的20%。
黄委会水量调度局局长安新代说,黄河水资源总量不足,难以满足流域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要,同时由于黄河连续枯水段变长,危及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供水安全,解决黄河缺水问题,应尽快实施外流域调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