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陆大道院士考察千烟洲试验站
2006年4月26日,孙鸿烈、陆大道两位院士考察了千烟洲试验站,并对试验站的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两位院士考察了试验站的长期监测样地、观测装置以及正在开展的监测和研究项目。他们指出,目前千烟洲试验站的试验区森林占有最大面积,所以试验站的研究任务应该进行调整。他们考察了经过人工造林恢复的森林试验地后指出,人工林的种类过于单一,结构简单,应该尽快进行结构调整的长期试验研究,以地带性植被理论为指导,向人工林内引进当地珍贵有价值的阔叶树种,从而改善林分状况,提高森林的质量,增加物种多样性。院士们特别注意了林下植被的自然恢复情况,还向试验站的科研人员询问了森林更新情况。看到试验站大面积的针叶纯林,以及郁闭的森林对林下植物及林木自身生长的影响时,院士们指出要开展最优密度研究,探索改善森林质量和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考察过程中,他们听取了试验站关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观测项目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汇报,并指出,千烟洲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应该在亚热带森林管理以及重要过程的研究方面开展长期研究,揭示地带性森林的结构与动态规律,并应用于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建议开展天然常绿阔叶林大样地长期观测研究。试验站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观测点有多年的工作积累,应该继续下去,开展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研究,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鉴于红壤丘陵区常绿阔叶林面积很小,代之而起的是大面积人工针叶林,建议开展重要物种的迁地保护工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发生物基因资源、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上述工作将试验站的研究与示范推向新的高度,为江西省乃至整个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利用提供依据。
院士们还了解了试验站基础及生活工作设施的情况,并建议科学院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试验站供电不稳问题,建设专线,确保科研工作不受损失。
陪同这次考察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欧阳华、中科院资环局赵涛博士以及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冯雪华高级工程师等。
千烟洲试验站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东部,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西省政府共建于1983年,曾经在红壤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综合治理开发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千烟洲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