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云: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
2006年5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在“中国生态大讲堂”2006年春季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方法”的大会报告。欧阳志云研究员介绍了区域生态评价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区域生态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
一、区域生态评价的发展历程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是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注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方法还很不成熟。20世纪60年代,国际生物学计划(IBP) 在测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础上,应用模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区域分布进行评估。
80年代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s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 Framework),被广泛用于各国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Joshua Lipton等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2000年,联合国的“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的启动标志着区域生态环境评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MA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了解人们对各生态系统的利用情况及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并计划在全球的一些重要区域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其中包括中国的西部地区。
二、区域生态评价方法分析
区域生态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用于辅助政策宏观调控的评价方法,如生态承载力评价、生态足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②用于生态环境管理成效评估的生态评价方法框架;③用于生态功能区划分中的生态评价方法,如区域景观格局分析、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④敏感及脆弱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评价方法,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能值分析。虽然评价方法众多,而且这些方法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但是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除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必须慎重选择评价指标和科学地确定指标权重,它们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在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用自然条件(Physical condition)-人类胁迫(Human pressure)-生态环境效应(Ecological effect)-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e)模型,构建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指标对应于评价目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综合指数法及相关统计资料计算中国2003年各省市自治区的自然条件指数、人类胁迫指数、生态环境效应指数和社会响应指数。
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由优到劣依次排序为:海南、江西、云南、广西、福建、浙江、吉林、安徽、湖南、北京、广东、四川、湖北、天津、辽宁、山东、黑龙江、甘肃、贵州、青海、重庆、江苏、陕西、宁夏、河南、山西、河北、上海、内蒙古、西藏、新疆。由于指标的筛选和指标权重的确定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只能模糊定量地反映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各组成要素的地域分异情况,但对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杨明)
报告人简介:
欧阳志云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CERN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人类活动胁迫与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特征与演化,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区划等问题的生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环境区划与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生态学者之一。
欧阳志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