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汉江流域饮用水水质现状调查(图)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6-08-24  点击率: 1037052

荆楚网(2006-08-17)

 记者姚启慧 实习生李峰 王秋月


汉江支流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7月26日至8月4日,来自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组织的2006年“湿地使者行动”队伍,先后奔赴汉江流域的丹江口、襄樊、武汉等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所在地,针对汉江饮用水水质现状展开实地调查——

    现状

    7月26日下午四时,丹江口水库边的农夫山泉饮用水公司。几根粗大的取水管道伸向窟边的取水口,将水送到车间的饮用水生产线,经过加工的水灌装后运往全国各地销售。当地老百姓喝水可没有这么麻烦,直接从水库里挑上一担回家,既洗衣做饭,还管人畜饮用。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上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正好也在这里。水库水质为二类,可供直接饮用,不久的将来,京津冀地区的居民们也可以喝上甘甜的丹江水。

    丹江口水库的一汪碧水给“湿地使者”郭磊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绿,不会逊色于朱自清先生写的梅雨潭的绿,而且这绿更宽阔,有深邃广袤的力量。这水的包容与博大,澄净了我的眼睛与心灵,开阔了关于水的视野。”

    同样的情景却没有在离丹江口水库不远的汉江流域襄樊段出现,直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再没有出现过。

    在襄樊市内的多处沿江地点,湿地使者们看到:一家家化工厂在江边堆积着五颜六色的矿物材料尘渣;紫褐色的污水哗哗流进汉江的;还有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游泳区、取水口戏剧般的布置在近在咫尺的空间;还有众多“墨水河”一般的支流的融入,河口交汇处泾渭分明……

    “湿地使者行动”队员们察看了襄樊小清河入汉江口一段,并徒步考察了唐、白河水质,汉江支流的污染情况触目惊心。

    郭磊城痛心地说,“我们停下来看了好几个点,水是黄绿色的,喧腾的地方泛起圈圈白沫,静止的地方犹如一潭死水。工矿企业排了一晚上污水后的河流才叫恐怖,简直就是墨池,不堪入目。”

    另一名队员李倩介绍,“7月28日那天下午,我们徒步考察白河时,看见水都是黏黏的,泛着七彩的光,非常刺鼻。我们发现很多小造纸厂都是直接把污水排到河里面。”不少当地人向队员们反映,庄稼都是用被污染的河水灌溉,粮食年年减产,品质也不好,只要听说是河边种出来的,没人敢买。


    一名男队员在河边取样时,不小心一脚踩到淤泥上,结果脚上红肿发痒,至今仍没有恢复。
   
    环境污染令队员们触目惊心,甚至让他们“胆战心惊”。7月29日,一行人在当地环保组织的带领下,来到著名的“癌症村”——翟湾村。翟湾村是湖北省襄樊市的一个普通村庄,然而这个3000人的村庄近两三年来却有100多人死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是中国平均癌症发病率的八十倍,癌症的阴影在村民中间造成了巨大恐惧。

    翟湾村是白河从河南省进入湖北的第一个村庄。千百年来,白河一直是翟湾村的生活、生产用水,白河名字虽然叫白河,但在翟湾村人眼里却是一条黑水河。村支书翟战洪胆战心惊地说:“水都是黑水,河里啥子都没有,连条鱼都没有,严重的时候,泡沫有一米多深,河里的砂子都是黑的,挖起来的砂也是黑臭黑臭的。”

    更为严重的是,污水经过渗透,仍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村民所用的井水仍然是污染水。襄樊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白河污水全部来自上游河南省南阳市。

    据调查,南阳市最多时有大小造纸厂上百家,而距离湖北省襄樊市翟湾村最近的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马庄村就有五家小造纸厂。目前河南新野县全县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所有污水都排入白河。

    支流也是流域系统的血脉,当支流不再干净清澈时,干流又能幸免吗?令人担忧的一个事实是,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汉江干流污染江段逐年增加。目前,汉江武汉段水质仅达到Ⅲ类,且有不断下降趋势。
   
    调查

    这次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调查的汉江流域以及它的支流,在八十年代仍称得上是“鱼米之乡”,旱涝保收,水鸟成群。“翟湾村的很多村民们靠河就脱贫致富。”一位在河上摆渡的老师傅向我们描述这些的时候话语中满是怀恋。

    流淌了几千年的汉江,为何来20多年整体水质下降如此之快?来自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的9名湿地使者经过徒步实地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原因一:工农业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江上游地区污染严重,特别是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一些地区黄姜加工业的兴起,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基本上直排汉江,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污染。另外,在汉江支流流域如河南等地,小造纸厂长期存在,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汉江支流。资料显示,近年来每年排入汉江的废水约6亿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汉江中下游河段由于水质劣变,出现“水华”的现象越来越频繁,“水华”现象指的是由于水体污染而造成藻类大量繁殖。

    原因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成为汉江水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陕西南部的安康和汉中是汉江上游的两个主要城市,总人口为600多万。由于治污设施严重滞后,每年约有5600多万吨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进了汉江及其支流中。而事实上,整个汉江沿岸各个城市,没有一个城市完全具备有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能力,每年数亿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

    原因三:航运污染。在普通运河中,大量的船只航运,造成水上的航道堵塞。搅拌河底河泥泛起,导致水道水质黑臭。同时,船上的生活垃圾管理不善,垃圾倾倒入河道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不断发展,但是航运目前仍占有较大比例,“湿地使者行动”队员们在调查中发现,从武汉硚口区一带的知音桥至汉江入长江口的几公里河段,江边停靠的全是大大小小的驳船,上面的人的生活垃圾都倒入了汉江。还有一些江边停靠的不是“船只”,而是水上建筑,底盘是水泥浇注在江底,上面则进行饮食经营,产生的垃圾都是直接倒入汉江。

    困境

    随着汉江流域污染逐渐严重,很多祖祖辈辈生活在汉江两岸的人们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要么,背井离乡,想法挣钱谋生;要么,在日益贫困的生存环境中苦苦挣扎。


翟湾村的地下水抽出后,经过沉淀,会出现很多白色的絮状物

    李倩说,翟湾村的地下水,过去打3,4米就有水,而且井水甘甜可口。而后来呢,水非但越来越不能入口,而且打10米都没水。村民们平时烧水,水要是稍微一热,就会有棉絮一样的沉淀物出现,要是不沉淀,水根本无法饮用。

    翟湾村的村民们愤慨地说,那些小的造纸厂十几年前就有了,问题的发现在于这个村子癌症的高发,一年里有那么多的人的了同一中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来,在襄樊市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关注和呼吁下,问题才得以曝光,“癌症村”一夜间家喻户晓。

    但据村民们介绍,不光是他们村子出现癌症患者100多名,死亡70多名。在翟湾村周围好多个村庄早就出现了多名癌症患者,包括河南境内的几个村庄,均存在癌症死亡率过高的问题。“癌症村”在当地一定程度地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未来几年汉江流域的水质得不到根本改善,‘癌症村’不断增多的趋势是肯定。”湿地使者们呼吁,改善汉江水环境和水质,已经迫不及待。

    困惑

    2000年6月南水北调工程确定后,对汉江水环境和水质的要求更高。人们担心,以汉江中下游的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将会减少,流速变慢,势必导致汉江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污染负荷加重,这也使得汉江污染治理迫切地提上日程。

  有关方面对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的前景设想非常美好。整体规划中除了生态林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检测等项目外,汉江流域的丹江口等14个城市各自至少有1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力达113万吨,可削减85%以上的生活污水,汉江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减少汉江“水华”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发生。

  但这样一个完美的“碧水蓝天”设想在网络上刚一出现,就有网友断言:“不过又是另一个淮河治污工程而已。”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5月30日,新华社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国家为治理淮河污染用了10年时间,投入600多亿元的资金,但结果却令人吃惊,尤其今年8月初因为一场暴雨,引来了有史以来淮河最大的污染团,5亿多吨的高指标污水横扫淮河中下游,淮河治污“十年之丑”彻底暴露。

  尽管现在有关“淮河治污”的争论不休,但不容质疑的是,10年过去了,政府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人力投入,带来的依然是一条污水泛滥的淮河。

  过去的教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悲愤但鲜活的蓝本,以后怎样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舆论也注意到,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专项资金被用于治理污染上。记者获悉,为避免“南水北调”变成“污水北调”,仅汉江治污项目外,各级政府已经制定计划,在未来还将不断投入资金,治理日趋严重的汉江水质污染。

  “问题是,这些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产生预期的收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国家在环境保护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并不少,但是这些资金利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