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中国西部冰雪现代过程研究”成果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在听取研究组汇报、审查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经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后,认为研究成果提示了我国西部冰雪现代过程和冰雪资源及其未来50年的变化趋势等核心问题。
研究发现,小冰期盛期至20世纪中后期西部冰川面积减少18.1%;近50年来,80%以上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总面积减小了4.5%;冰川物质平衡显示1972~1978年和1981~1987年为观测以来的极端负平衡时段,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区域物质平衡有向正平衡方向发展的倾向;预估到2050年海洋型、亚大陆型、极大陆型冰川区冰川面积分别减少6924km2、6631km2、2629km2。随着气候变暖,我国西部冰川面积与储量不断减少,径流量正在增加。塔里木河流域1963~1999年冰川面积和储量减少总量分别为1307.2km2和87.1km3。近100年来,中国主要河川径流总体上表现出减少的趋势,我国西部降水变化大体上以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和天山为界,表现出南北一致减少,中部增加。
在此基础上,研究成果还明确了我国积雪空间分布现状和变化趋势。划分出青藏高原积雪区、北疆和天山积雪区、东北和内蒙古积雪区等主要稳定积雪区,并指出近几十年来北半球积雪普遍呈减少趋势,但青藏高原积雪却呈增加趋势;北疆和天山积雪年际变化大,但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积雪处于缓慢减少趋势。
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是多项重大研究项目成果的集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关研究结果被IPCC、WWF的评估报告引用,对推动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王进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