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凤民教授在长武站布设田间试验 |
关键字:长武站
时间: 2004-06-21 点击率: 153597 |
摘 要: 日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凤民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参观考察了长武农业生态站,就拟在长武站开展的田间试验与刘文兆站长交换了意见。刘文兆站长向李凤民课题组介绍了长武站的研究方向、实验设施以及目前的研究项目与进展情况,共同讨论确定了其田间试验布设方案。 |
日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凤民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参观考察了长武农业生态站,就拟在长武站开展的田间试验与刘文兆站长交换了意见。刘文兆站长向李凤民课题组介绍了长武站的研究方向、实验设施以及目前的研究项目与进展情况,共同讨论确定了其田间试验布设方案。
李凤民教授原就职于兰州大学,2003年10月应聘水土保持所旱地农业领域“百人计划”,方向为植物抗旱和节水研究的生态学途径,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先后主持“973”课题、国家重大基础问题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和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先后获省部级奖3次,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等。他长期从事植物生理生态与旱地农业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根系信号、干旱适应机理、旱区农业生态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他提出的"植物/作物根系吸水特点与功能表达"的研究设想,将产量形成与根系对同化产物的消耗结合起来,是作物生理生态学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的有机融合,对阐明旱地作物生产潜力及其开发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在以生活史生态学为基础的植物/作物抗旱性理论和半干旱黄土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发展的景观配置模式和技术体系--集水型生态农业等方面具有雄厚的研究和理论基础。
李凤民教授在长武站安排的田间试验,主要以不同选择进化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为材料,揭示常规抗旱指标在互利性与竞争性对策中的作用与机制,并通过研究不同牧草生物学产量和密度效应的关系,揭示植物在不同选择压力下的适应策略,为黄土高原旱农发展和植被恢复探索新的理论基础。
(徐炳成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