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16日起在全球生效,这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全球气候异常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二氧化碳作为人们最熟悉也是危害性较大的温室气体之一,正随着人类活动扩展大量排放。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朱建国研究员指出,它对粮食生产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朱建国指出,植物的光合机理与动物呼吸正好相反,它们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随着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植物好比进入高压氧舱,它们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生态系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南京土壤所从2001年起,与日本农业环境所合作,先后在无锡和江都启动了中国水稻/小麦FACE研究项目,历时三年多对二氧化碳倍增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作了前瞻性研究。
三年多的研究表明,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提高,水稻、小麦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约10%-14%和12%-20%,生长周期也短了6-9天。但是在产量提高的同时,粮食的营养成分下降。如人体所需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铁、锌等营养成分明显下降。按照目前观测的数据推测,到2050年前后,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会降低10%。
朱建国说,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预计从2030年起我国将进入人口高峰期,因此水稻产量高低关系的国计民生的大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农田生态系统一系列的变化,将涉及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化肥和农药使用等各重要方面,例如田间杂草种类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明显增加,同时,稻米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品质也将发生变化,这些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