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1951年到1998年全国范围内的678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以及长江、黄河和松花江主要控制水文站同期的径流资料进行分析,国内研究人员初步查明了我国近50年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后认为,我国降水情况近50年内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区域特征,显著特点是8月到12月秋冬季东部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1月到3月江南地区降水量有增加趋势;5月和7月的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表现为显著减少,而到7月则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华北地区刚好相反。受降水量的年内不均匀变化以及灌溉和水库调节影响,我国长江、黄河和松花江等主要河流径流量在季节上出现显著变化。3条河6个站1月到4月观测到的径流量基本表现为增加趋势,而6月到12月则为减少趋势,特别是在8月到12月,降水长时间减少,导致河流进入枯水期,加剧秋冬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另外,气候变暖使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和黄河上游的春季融雪过程提前,融雪期径流量增加;7月江南地区降水的显著增加,使得长江7月洪水期的径流量增加明显,洪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加大。降水量的变化和河流水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我国面积大,占有不同的气候带,又处在世界主要季风区,加强降水量和水资源变化分析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