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工作特点时,一位老院士脱口而出地表述为:这是一个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为人类营造健康的生存环境的领域。记者采访和回顾近年来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科研成果,一个最为突出的感受是:在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度消耗的今天,在自然不断地向人类索要代价的时候,有了他们的工作,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可以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健康生活的希望。按照中科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的话说,“资环领域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国家需求:用科学铺成“路基”
2005年10月16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是中科院在资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一个形象化标志。
中科院寒旱所经过多年观测积累,主持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破解了冻土区修建铁路的世纪难题。或许我们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科研人员的工作,青藏铁路才有了一条更加坚实的“路基”。2005年,“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成功入选中科院举办的知识创新工程成就展,并得到了包括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内的所有政治局常委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中科院杰出成就奖,项目科学总指导程国栋院士还荣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然而,参与青藏铁路科研工作的专家们并没有就此止步。将于2006年7月开始试运行的青藏铁路,在运营后的安全稳定性如何?运营后会对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重大问题依然牵动着青藏铁路科研人员的心。从2004年开始,中科院就以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为主,与铁道部共同建立青藏铁路全线长期监测系统。
为青藏铁路解决科学难题,只是中科院资环领域众多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活动中的一个代表。
记者从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得到了一份数字报告:从2002到2004年,山地研究所在山地减灾和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项目150项,项目实施后,累计节约直接工程投资5211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335770万元,产生社会效益292640万元,其中减少经济损失64000万元、保障旅游产业增收228640万元。三年来,该所科研成果累计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共68.05亿元。
2001年5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限制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加入了人类向有机污染物宣战的共同行动。鲜有人知的是,在签署公约之初,我国有毒有机物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经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几年的努力,已经在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认识、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和控制手段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有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为我国顺利承担履约义务提供了科学上的保障。
为经济发展“护航”的工作还远不止这些。据傅伯杰介绍,仅这一两年来,中科院资环领域就在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生态建设试验示范,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应用,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国家资源、灾害、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海水健康养殖等诸多科研项目上,取得相当突出的成果。
国际前沿:不仅仅为了荣誉
科研还面临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竞赛,这种竞赛赢得的不仅仅是国家的荣誉,同时,是否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是衡量资环领域工作能否更好地为发展“护航”的指标。
以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鸟类胚胎化石来自晚白垩纪的地层。不仅骨骼不完整,而且也没有羽毛保存。200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重大发现,震撼古鸟类研究界。科研人员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个古鸟类胚胎化石,这一新的发现代表了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保持最为完整的鸟类胚胎化石。这不仅对研究鸟类胚胎发育模式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能包括许多有关羽毛起源进化的重要信息。这一重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于2004年10月22日和2005年10月6日,先后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上,确定了我国在鸟类起源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水平。
中科院资环领域在古生物及生命演化研究方面,多年来也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仅2005年就在《自然》、《科学》上共发表论文7篇,内容涉及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和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热河生物群中翼龙多样性与区系演替、鸟类的起源与演化、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全球性冰期、海水化学成分异常变化、多细胞动物起源与演化过程、陆地生态系统的起源时间、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原因等重要科学问题。2005年,科研人员在地层学研究方面获得进一步进展。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科研小组通过长期不懈的工作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蓬莱滩南岸剖面二叠系乐平统底界和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二叠系长兴阶底界,2005年被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正式批准为全球界线层型。
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桂冠戴在了资环领域的科研人员头上。摘取这枚桂冠的是大气所叶笃正院士,他不仅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奠基,同时在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上的理论贡献也被国际学术界公认并得到高度评价。
平台建设:实验室与台站双丰收
科学研究需要好的平台进行支撑,近些年中科院资环局在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突出的成绩。
众所周知,实验室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情况复杂、方方面面都十分敏感的工作。由于评估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各参评实验室和主管单位都非常重视。有关实验室的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共同制定评估报告,狠抓技术环节和评估材料,在2005年科技部组织的地球科学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参评实验室共27个,6个实验室获得优秀,其中中科院地球科学领域推荐的17个重点室中有5个实验室获得了优秀,表明了中科院地球科学实验室在国家实验室体系中的绝对优势。
正如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对台站工作的评价:“野外台站是国家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宏观决策的重要科学基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网络与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野外台站建设是科研平台建设中的一出重头戏。多年来,台站网络的建设一直是台站人的追求与梦想,中科院完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建设,并参照CERN的模式,构建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网络、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网络,2004年四大网络建设基本完成。2005年,中科院的多个台站成为国家野外台站,为全国科学家乃至全世界科学家提供研究平台。
2005年6月,中科院野外台站50周年庆典在兰州举办,实现数据共享,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我国台站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科院作为CERN的主管单位,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无疑是“铁肩担道义”。
资环人的行动是迅速的,庆典过去仅半年,也就是2006年1月12日,CERN率先实现数据共享,傅伯杰说:“科学数据共享是对科技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重大战略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近年来科学界不断努力推动的一项重大事业。”有人在评价CERN数据共享系统的建立时说:“这是一个里程碑!”
面向未来:一个交叉和变化的领域
谈到资源环境研究的感受,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曲久辉说: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科学研究必须跟上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几十年前中国的环境问题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20年来,发达国家在100多年里经历的环境问题,集中地爆发出来。其实资环领域的所有科研部门都面对着同样的局面:学科的交叉、环境问题的快速变化、经济与环境的矛盾等等。因此资环领域比之其他的科研领域,更迫切地面对学科整合的探索与尝试。
以生态环境中心为例,这个成立于1975年的单位在成立之初,以环境化学为核心;1999年开始形成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学并举的布局。在中科院的二期创新中,着意对三大学科进行相互渗透、整合,以交叉综合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热的环境工程学的综合应用,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这种三大环境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在同一个科研单位的布局,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罕见,只在日本有类似的情形,却还缺少环境工程学这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曲久辉在谈到未来目标时,使用的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这正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在面对未来时最大的梦想之一,也是所有资环领域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的终极目标和他们所期望的最大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