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红壤坡地雨水产流与结构拟合 |
------------------------------------------------------------------------------------------ |
出 版 社:生态环境 |
发表时间:2008,17(3).-1250-1256 |
台 站:
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
|
作 者:谢小立 吕焕哲 |
点 击 率:2652 |
------------------------------------------------------------------------------------------ |
关 键 字:红壤坡地 垫面 地表径流 不土流失 水量平衡 系统构建 |
摘 要: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年(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和下垫面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雨水径流过程的土壤和养分流失有相似的表现。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以集雨区水量平衡为基础,从分析坡地水文过程入手,以坡地不同生态系统雨水分配、降雨过程地表径流产量、径流过程的土壤及养分流失量为参数,以生产灌溉对集雨的要求,坡地不同生态系统对雨水侵蚀的承载力、坡地雨水运移过程对环境和区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为约束条件,拟合出红壤丘岗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适宜的土地利用结构:人工林占30%,人工草地占15%,果药茶园占30%,耕地占20%,自然保护区占5%。该用地比例(结构)既满足于地貌单元(集雨区)生态系统利用坡地集雨维持系统水循环平衡的要求,也满足了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护的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