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CI论文目录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 |
------------------------------------------------------------------------------------------ |
出 版 社:生态学报 |
发表时间:2004 |
台 站: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作 者:方运霆,莫江明*,Sandra Brown,周国逸,张倩媚,李德军 |
点 击 率:7427 |
------------------------------------------------------------------------------------------ |
关 键 字: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碳密度 碳贮量 碳分配 鼎湖山 |
摘 要:基于6 1个土壤剖面的数据,分析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4种自然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山地灌木草丛)和4种次生植被类型(马尾松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灌丛)的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如下:(1)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但植被类型不同其减少程度不同。除>4 0 cm土层外,自然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次生植被类型。(2 )土壤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一样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两大植被类型间比较,除山地灌木草丛>4 0 cm土层外,自然植被类型各个土层土壤碳密度都高于所有的次生植被类型对应的碳密度。对于整个土层而言,各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在30 .9~12 7.9t/ hm2间,总平均为73.9t/ hm2。(3)各植被类型的土壤厚度平均为36 .7~73.3cm,总平均为5 6 .4 cm。除了山地常绿阔叶林外,土壤厚度基本上沿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4)保护区各植被类型总面积为10 2 8.4 hm2 ,土壤总碳贮量为72 2 87.0 t,其中0~10、10~2 0、2 0~4 0 cm和>4 0 cm四个土层分别占32 .0 %、2 0 .6 %、2 5 .8%和2 1.6 %。自然植被土壤碳贮量在表层(0~2 0 cm)的比重比次生植被的高。所有的植被类型中,混交林碳贮量贡献最大,季风常绿阔叶林次之。自然植被类型土壤在碳贮存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5 )通过比较,鼎湖山保护区土壤碳密度整体较低,表层土壤碳贮量贡献较大。分析表明人为干扰是制约土壤碳贮存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
------------------------------------------------------------------------------------------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pd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