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与生态系统 |
三峡枢纽确立生态终极目标 |
科学时报北京1月16日讯(记者姚伟捷)随着今年6月份开始蓄水目标的日渐临近,三峡枢纽运行管理的目标定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日前表示:三峡工程是水电工程,更是防洪工程和生态工程,今后的调度管理必须坚持“发电服从于防洪,防洪服从于生态”的原则,确保三峡工程扬长避短,永续利用。
蔡其华表示,防洪是长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的首要控制性工程,其防洪调度方案,应按照“由近及远、适度超前、逐步完善”的原则,分围堰发电期、初期运行期和正常运行期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和编制。
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在抓紧开展初期运行期和正常运行期的防洪调度方案研究工作。特别是正常运行期的防洪调度,急需在以往调度方式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洪水、水库调度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水库泥沙淤积、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等问题。当前,还要抓紧开发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模型,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水情自动测报、洪水预报、水情和泥沙实时监测系统。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广,历时长,因素多,空间上覆盖了从库区到河口的广大区域,时间上一直延续到蓄水后数百年。因此,生态效益成为三峡枢纽运行管理的终极目标。
据了解,三峡工程对库区的影响集中在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库泥沙淤积以及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等问题上;对中游的影响集中于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冲刷、江湖关系的变化上;对下游的影响集中在河口的生态环境上。
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成果表明,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将发生变化,虽然长江中下游总体河势不会有重大改变,但是局部河势、河床形态,甚至河型均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河段变化可能还很剧烈。干流某段河道的冲淤变化,还可能使其他江段以及部分内湖出入流状况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加大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力度,抓紧实施荆江河段等中下游重点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加强蓄水运行后的河道观测工作,为减轻和消除不利影响提供依据。
据悉,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准备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三峡枢纽工程各项运行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