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张倩媚

所属机构: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学 历: 硕士
职 务: 研究人员
邮 箱: zqm@scbg.ac.cn
联系电话: 020-37252615(含fax)
个人简况:
张倩媚,女,1970年6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管理专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主要负责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工作,现任站秘书。并参与完成其它相关的科研工作及站、中心的日常事务工作。1998年晋升为工程师。为中国生态学会、广东省生态学会、广东省植物学会、广东省环境学会会员。担任生态中心工会小组长。2004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起被聘为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鼎湖山站)助理研究员。2007年被聘为鼎湖山站高级工程师。
    本人作为站上的数据管理人员,不断为整编完善站上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提供数据、资料和相关计算结果,共参与发表的论文、专著、会议论文等达到 70多篇。是本站半年期刊《鼎湖山之窗》的主要编辑,已形成鼎湖山站品牌。曾协助组织完成《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汇编》及本站《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系列刊物第八、九集。自己主持项目三个,参与站上其它大部分项目,是与数据库建设、共享等相关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与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发明专利申请5项,2003年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七)。
主要发表文章:
20050301更新
专著:
1. 任海,刘菊秀,罗宇宽,廖景平,季申芒,丁颖,张倩媚,范德权、李跃林等. 《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1--288. 专著
2. 任海,李萍,彭少麟编著,张倩媚参编. 《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172. 专著
3. 彭少麟,陈万成主编,任海,张奠湘,邢福武,何克军副主编,邓云飞,卢开和,邢福武,任海,刘世忠,严岳鸿,李世晋,何克军,张倩媚,张奠湘,陈万成,陈红锋,陈炳辉,范炳标,郭丽秀,梁晓东,彭少麟,曾庆文等编委. 《广东珍稀濒危植物》. 科学出版社,上海. 2003,1--112. 专著
4. 周国逸,张倩媚,温达志,彭长连,张德强主编.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九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2,1--217. 专著-论文集
5. 任海,黄平,张倩媚,侯长谋主编. 《广东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2,1--118. 专著
6. 张倩媚等.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目录---鼎湖山站数据目录. 气象出版社,北京. 1998,350--360. 专著内容

研究论文(*为通讯作者):
7. 简曙光,谢振华,敖惠修,张倩媚,韦强,刘世忠,任海*. 广州市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23(6):35--37. 核心
8. 官丽莉,周国逸,张德强,刘菊秀,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4):449--456. 核心
9. 方运霆,莫江明*,Sandra Brown,周国逸,张倩媚,李德军.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004,24(1):135--142. 核心
10. 尹光彩,周国逸,唐旭利,张倩媚. 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水分动态.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4(3):62--68. EI
11. 周国逸,罗艳,欧阳学军,褚国伟,张倩媚.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某些沉积元素转移过程中的浓度分析. 生态学报. 2003,23(7):1408--1414. 核心
12. 张咏梅,周国逸*,温达志,张德强,张倩媚 .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荷木-黄果厚壳桂群落发展趋势探讨. 植物生态学报. 2003,27(2):256--262. 核心
13. 张倩媚.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十一次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在三亚召开.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11(1):6. 核心
14. 闫俊华,周国逸,张德强,褚国伟,张倩媚,孟泽. 鼎湖山森林演替过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 生态学报. 2003,23(11):2359--2366. 核心
15. 唐旭利,周国逸*,周霞,温达志,张倩媚,尹光彩.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03,27(4):484--489. 核心
16. 任海,张倩媚*,彭少麟. 内陆水体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热带地理. 2003,(23)1:22--26. 核心
17. 任海,彭少麟,张奠湘,简曙光,韦强,张倩媚,刘念,李世晋,陈文杉,庄益智. 报春苣苔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生态学报. 2003,23(5):1012--1017. 核心
18. 彭少麟,任海,张倩媚.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些理论问题.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1):2026--2030. 核心
19. 刘菊秀,周国逸,褚国伟,张倩媚.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3,40(5):763--767. 核心
20. 刘菊秀,张德强,周国逸*,温达志,张倩媚. 鼎湖山酸沉降背景下主要森林类型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8):1223--1228. 核心
21. 孔国辉,陆耀东,刘世忠,张倩媚,胡羡聪,薛克娜,褚国伟. 大气污染对38种木本植物的伤害和生长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11(4):319--328. 核心
24. 黄平,侯长谋*,张弛,张倩媚,任海,叶万辉. 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科学. 2002,21(2):160--163. CSCD
22. 任海,张倩媚*,彭少麟,申卫军,李志安,李高飞. 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变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热带地理. 2002,22(3):275--278. 核心
23. 侯长谋,张倩媚,彭少麟,任海. 3S技术在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21(2):44--45. 核心
25. 周国逸,黄志宏,张倩媚,闫俊华,张德强,王应平.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森林演替序列的水分结构探讨.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82--91. 一般
26. 张咏梅,周国逸,温达志,张德强,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锥栗-荷木-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动态.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10--17. 一般
27. 张倩媚,孔国辉,温达志.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层植物的含水率和生物量.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42--47. 一般
28. 张倩媚,黄忠良,刘世忠,周国逸. 鼎湖山锥栗、荷木、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18--27. 一般
29. 温达志,张倩媚,褚国伟,唐旭利,张德强,周国逸.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碳密度研究.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73--81. 一般
30. 唐旭利,温达志,周国逸,闫俊华,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C贮量及其动态特征.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55--63. 一般
31. 任海,赖志敏,张倩媚,柯萧霞. 华南植物园生态旅游研究信息系统建设. 《中国植物园》,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11(7):30--32. 一般
32. 欧阳学军,周国逸,黄忠良,张德强,张倩媚. 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土壤元素含量及风化特征.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153--161. 一般
33. 刘菊秀,周国逸,孟泽,张倩媚.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污染气体的含量研究.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209--212. 一般
34. 黄忠良,张倩媚,黄展帆,孔国辉. 鼎湖山灌木草丛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变化.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34--41. 一般
35. 黄志宏,周国逸,褚国伟,尹光彩,张倩媚. 鼎湖山土壤理化性质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146--152. 一般
36. 方运霆,莫江明,张倩媚,张佑昌,徐国良. 鼎湖山3种森林类型土壤碳贮量和分配特征.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2002,(9):115--124. 一般
37. 任海,李萍,周厚诚,张倩媚. 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科学. 2001,20(1-2):60--64. CSCD
38. 任海,蔡锡安,饶兴权,张倩媚,刘世忠*. 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 生态科学. 2001,20(4):59--67. CSCD
39. 张倩媚,温达志,叶万辉,孔国辉.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层植物的生物量及其测定方法的探讨. 生态科学. 2000,19(4):62--66. CSCD
40. 温达志,魏平,张倩媚,孔国辉.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9,23(增刊):11--22. 核心
41. 孔国辉,黄忠良,廖崇惠,何道泉,高育仁,张倩媚,温达志,魏平,刘世忠,李健雄,敖惠修.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多样性. 马克平主编《中国重点地区与类型生态系统多样性》第二章,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5--53. 核心
42. 张倩媚,叶万辉,黄忠良,孔国辉.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III)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测度尺度和取样方法之间的关系.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8:18--23. 一般
43. 叶万辉,黄忠良,孔国辉,温达志,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IV)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组织结构的小尺度差异.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8:24--31. 一般
44. 温达志,魏平,孔国辉,张倩媚,张佑昌.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VII)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生物量增量及群落生产力的估算.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8:47--52. 一般
45. 黄忠良,孔国辉,张倩媚,刘世忠.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动态的研究.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8:64--75. 一般
46. 黄忠良,孔国辉,叶万辉,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II) 锥栗、黄果厚壳桂群落种群垂直结构与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8:7--17. 一般
47. 温达志,魏平,孔国辉,张倩媚,黄忠良. 鼎湖山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生物量及其特征. 生态学报. 1997,17(5):497--504. 核心
48. 魏平,温达志,黄忠良,张倩媚,孔国辉.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死木生物量及其特征. 生态学报. 1997,17(5):505--510. 核心
49. Kong Guohui,Huang Zhongliang,Zhang Qianmei,Liu Shizhong,Mo Jiangming,He Daoquan. Typ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management of the lower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the Dinghushan Biosphere Reserve of China.. Tropics(Japan). 1997,6(4):335--350. 核心
50. 孔国辉,郁梦德,余清发,林植芳,张德强,温达志,韦彩妙,张倩媚,梁春. 深圳南山大气SO2, HF对荔枝林的影响. 研究报告. 1996,30. 研究报告
51. 孔国辉,郁梦德,余清发,林植芳,张德强,温达志,韦彩妙,张倩媚,梁春. 东莞虎门砖厂群燃煤烟气对人体健康和荔枝林的影响. 研究报告. 1996,38. 研究报告

会议论文及摘要:
52. 闫俊华,周国逸,张德强,褚国伟,张倩媚,孟泽. 鼎湖山森林演替过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 CERN第12次工作会议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4,养分分册:190--199. 会议论文集
53. 刘菊秀,周国逸,张倩媚. 土壤累积酸化对鼎湖山马尾松林物质元素迁移规律的影响. CERN第12次工作会议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4,养分分册:180--188. 会议论文集
54. 刘菊秀,张倩媚.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化的累积效应.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到保护实践,. 2004,47--48. 会议论文摘要
55. 刘景时,周国逸,刘菊秀,张德强,张倩媚,褚国伟. 华南鼎湖山季风林4个树种日降雨与酸雨pH值模型. CERN第12次工作会议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4,养分分册:189--195. 会议论文集
56. 任海,张倩媚*,刘世忠,李跃林,申卫军,束文圣,谢振华,许明英. 用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论文摘要汇编. 2003,216. 会议论文摘要
57. Zhou Guoyi,Guan Lili,Zhang Qianmei,Zhang Deqiang,Yan Junhua,Wen Dazhi,Wang Chunlin. Analysis on Litterfall And Its Dependent Factors in Six Natural Related Succession Communities of Dinghushan MAB Natural Reserve. CERN第11次工作会议及第2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03,32--39. 会议论文集
58. Wen Dazhi,Zhou Guoyi,Zhang Qianmei,Zhang Deqiang,Wei Ping. Vegetation Biomass, Tree Mortality, Coarse Woody Debris Storage and Litter Dynamics of the Lower Subt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 leaved Forest in a MAB Reserve of China. CERN第11次工作会议及第2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03,40--53. 会议论文集
59. 张倩媚,刘菊秀. 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我国东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 2002,71. 会议论文摘要
60. Zhang Qianmei,Ren Hai,Peng Shaolin,GLi,Yang Liuchu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invasion and other global change factors.. Ecology in a changing world. 2002,304.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墙报
61. Wen Dazhi,Liu Shizhong,Kuang Yuanwen,Zhang Qianmei. Vegetation damage by ambient levels of air pollution at a rural sit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south China:evidence from a field survey. . 恢复生态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2002,. 国际会议论文集
62. Ren Hai,Peng Shaolin,Gu Peiquan,Yu Guiting,Liu Zhao,Zhang Qianmei . The canopy structure and canopy rad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Acacia mangium plan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The 3rd international canopy conference, Cairns, Australia. . 2002,.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报告
63. Ren Hai,Peng Shaolin,C.JOSEP,Z.Ye,Yang Liuchun,Zhang Qianmei,Q.Li.. The long-term change in a late-successional lower subt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Ecology in a changing world. 2002,225.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报告
64. 闫俊华,周国逸,张德强,张倩媚,黄忠良. 鼎湖山几类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内降水过程. “海峡两岸森林水文学与集水区持续经营”联会论文摘要. 2001,35.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65. 温达志,周国逸,张德强,刘菊秀,张倩媚,褚国伟. 南亚热带酸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分析. “海峡两岸森林水文学与集水区持续经营”联会论文摘要. 2001,31--32.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66. 刘菊秀,张德强,周国逸,褚国伟,闫俊华,温达志,张倩媚. 鼎湖山酸沉降背景下主要森林类型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海峡两岸森林水文学与集水区持续经营”联会论文摘要. 2001,33.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67. Wen Dazhi,Zhou Guoyi,Zhang Deqiang,Wei Ping,Zhang Qianmei,Kong Guohui.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lower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a MAB reserve of south China — (I) Vegetation Biomass, Tree Mortality, Coarse Woody Debris Storage and Litter Dynamics,J.trop.Subtrop.Bot.,. “海峡两岸森林水文学与集水区持续经营”联会论文摘要. 2001,30.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68. 叶万辉,张倩媚,温达志.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生产力格局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与可持续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 1998,--. 会议论文集
69. 叶万辉,张德强,张倩媚,孔国辉. 群落组织结构小尺度差异及其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上的作用. 中国植物学会65周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311--312. 会议论文摘要
70. 孔国辉,魏平,黄忠良,张倩媚. User’s Guide to the Dinghushan Biodiversity Plots. SI/MAB Biodiversity News. 1995,(4):. 会议论文集
71. Kong Guohui,Huang Zhongliang,He Daoquan,Wei Ping,Mo Jiangming,Zhang Qianmei,Wang Yuji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Representative Forest in Dinghush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Forest Biological Diversity: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Biodiversity p?. 1995,5:23--25. 会议论文集
主要研究方向:
鼎湖山站信息系统负责人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