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长篇采访报道:触目惊心 3.6亿人难寻干净水!
关键字:水   来源: 周末报   时间: 2005-04-07  点击率: 1205371
城镇水污染——很难找到未被污染的地下水

即使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据广东省环保部门的水源水质监测报告显示,去年以来,在广州的6个水源地中,江村水厂、石门水厂和西村水厂水源地水质为尚好至极差,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粪大肠菌群、锰、溶解氧和总磷等第二类污染物,其中石门水厂和西村水厂常年水源地水质为极差。

2004年12月中下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横街社区有一些居民高烧持续不退,经检查,这些居民得的是副伤寒。记者在采访中才发现,这些染病的居民都是因为饮用了自己开挖的井水。横街街道书记张加明告诉记者说,估计传播途径是带有病毒的外地人来到横街后,其粪便污染了井水,其他人使用地下水后感染了病菌,新感染的病人又通过水、饮食或亲密接触等将病传给了别人。由于不少人怀疑是化粪池渗漏导致病菌传播的,张加明说他们今年将对化粪池进行大规模改造,使它不再渗漏,不再对水源产生影响。

随后杭州市西湖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说,他们已对横街社区的地下水进行了化验,确实发现多项指标超标。通过检查,他们又发现横街社区小河鲜快餐店排放的很多污水都渗到了地下,导致地下水污染,现在他们已经查封了该店。至于还有没有其他污染源,他们目前正在调查。

西湖区疾控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断言,横街有人得副伤寒的原因可能是地下水污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赵章元研究员在2004年年中曾经提出,中国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渗透问题,没有一个能达到国家污染控制标准。

赵章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工矿企业多年来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致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但在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的背后,依然隐藏着某种不可忽略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地下水污染,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存在着较大影响。他表示,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市民中的恶性肿瘤、畸形怪胎、新生儿缺陷、血管类病等在快速蔓延着,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发展趋势更加突出。

我国近30年来癌症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全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并在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发病年龄在迅速年轻化,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全国每年脑血管发病者多达250万人。据专家预测,我国即将面临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二次高潮。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两个国家,我国糖尿病患者多达5000万,Ⅱ型糖尿病正处于暴发期,而且在以每天3000余人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全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估计约425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中国约有3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人160万,其中约有130万人死亡。在近20年中,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了29%。

赵章元还告诉记者,大气和地表水的污染最容易被感觉到,而惟有地下水的污染,是难以发现的,也是人们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很容易被忽略和被掩盖。长期积累后,就可能发展到难以收拾的程度。

赵章元从我国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分析表明,目前全国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超过97%),部分地区水质污染超标严重,且还在继续加重。尤其是北方城市污染更加严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如华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仅海河流域水质劣于国家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的水体面积就多达7万平方公里左右。

赵章元告诉记者,京津唐地区地下水中含有机物种类达133种。由于地下水被超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更加速了浅层污染的地下水向深层流动,污染在不断向深层发展。目前,仅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漏斗面积已扩展到3.5万平方公里。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也普遍被污染,已形成较大范围的重污染区和严重污染区,有不少地区地下水现已不能饮用。

赵章元语气沉重地说:“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地下当成垃圾桶,让污水废水流入地下,把固体废物甚至是有毒品填进废坑里是司空见惯的。长期向地下渗漏大量剧毒、有毒物质和各类病原菌、病毒等污染物,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在我国平原地区,目前要寻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地段,竟成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多年形成的地下渗漏污染,连同地表水的不断恶化,积累了大量有毒污染物。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其有毒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也越多,在目前地下水管理尚未健全阶段,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会越大。”

自来水“最后一道防线”安全吗?

时至今日,家住浙江省嘉兴市的某机关干部杨大圣还记得发生在2003年8月的那场恐慌。2003年8月8日,嘉兴市发生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自来水污染风波,占全市居民饮用水量80%的石臼漾自来水厂送出的自来水因为出现恶臭异味,在市民中引起恐慌。一些居民家庭、高级宾馆开始拒绝饮用来自该厂的自来水。

有关部门经过多天的调查,发现水污原因可能是前几天江浙一带持续高温,石臼漾水厂取水口所在北郊河及支流亭子桥河上游生猪养殖场所排污水大量下泄所致。环保部门连同水利部门关闭掉亭子桥河到北郊河的水闸,阻止该支流污水流经石臼漾水厂取水口后,自来水的恶臭才逐渐被消除。虽然此事最终没有引起较大规模的居民中毒,但仍然引起了居民对自来水质量的强烈质疑。

传统的自来水的主要消毒方法是加氯杀菌,虽然能去除大量细菌,但也留存着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成分。同时运输过程、水塔贮水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尽管将水煮沸,却无法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应该无色、无味、无异臭、无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水生生物等令人厌恶的物质;饮用水中的化学物质不得产生急、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水中所含的人体必需元素不应过高或过低;水质对人体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不得引起水介传染病的流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旦饮用水超过了以上的标准,将对人的身体带来难以预期的损害。

根据浙江省环保局一份针对太湖流域内浙江省城镇16个自来水厂的调查显示,不合格饮用水源占总数的81.2%,说明饮用水源普遍遭到污染。有一个市,所有取于地面水的自来水厂水源水质均不合格,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出全省70%以上,高出全国的1.2倍。太湖流域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太湖,农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氮、磷流失严重。另外含磷洗涤剂使用量增加和流域内网箱养鱼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造成营养物质排入量迅猛上升。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排放废水总量31亿多吨,加上其他污染源,大大超过了太湖及其流域水体的承受能力。相比之下,污水处理能力又十分薄弱。杭嘉湖地区原来只有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一座,只能处理杭州市生活污水一半左右。

文章分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新版的“数字水体”上网
专家讨论修订CERN水域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
“十五”、“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在我站正式启动
栾城实验站计算机控制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改造完成
联合国启动“国际淡水年”计划呼吁重视淡水短缺问题
我国第一台水样品预处理仪器研制成功
973“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有关土壤水分测量仪器-中子仪的维修联系信息
世界水论坛呼吁以实际行动解决水危机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的项目启动会在长春召开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7 页 162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