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长篇采访报道:触目惊心 3.6亿人难寻干净水!
关键字:水   来源: 周末报   时间: 2005-04-07  点击率: 1205371
治淮变迁的信号:治理水污染的走向

从上世纪末的淮河恶性污染事件,到如今黄河三门峡水库的“一库脏水”,以及被严重污染并被专家认为10年后将是第二条“黄河”的长江,还有污染状况持续恶化的滇池、巢湖、太湖……

水资源污染,已不折不扣地成为中国的世纪之痛。而淮河则是这根痛苦神经中最敏感的末梢。

淮河,曾因盛产河蚌和珍珠闻名,但现在已被污染得千疮百孔。据介绍,淮河首次发生严重污染是在1975年,7年以后又发生了第二次重大污染事故,此后,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密集,到90年代,大小污染事故已经是年年发生而且平均每年两次以上,1994年更是达到3次。

淮河最著名的一次污染正是发生在1994年。那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颖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过之处河水泛浊,经专家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150万人一下子没水喝了”。

这起特大污染事故造成了上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并引起政府高层的极大关注,治理淮河一度成为体现政府治污决心的象征名词。

然而,就在淮河治污十周年刚过的日子,也就是在2004年7月16日到20日,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降下暴雨,沿途各地藏污闸门被迫打开,5.4亿吨高浓度污水形成了长度为130—140公里的污水团,奔流而下横扫淮河中下游,洪泽湖一带的水产养殖户遭遇了灭顶之灾。这次污染事件大大突破1994年7月污水团总长90公里的“历史纪录”,创下淮河污染“历史之最”。

特大污水团砸疼了人们的神经,淮河再次成为焦点,10年治淮的成效受到质疑:在耗费了近百亿资金,长达10年的综合治理工作后,为何淮河非但没有“还清”,却反而污染得更严重了呢?

现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在治淮工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夏青显然具有发言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用5年或10年时间治理淮河这样一条河流时间太短了,作为一条河流或者一个湖,如果是50年或者100年能给治好就不错了。夏青说:“我们当初规划中说明了,整个淮河流域的排污量相当于京津沪三个城市的总和,但是它的生产产值仅相当于京津沪的1/4,这些发达城市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在这个穷地方达到,时间太短了。”

一位治淮专家则指出,当初的治淮工程是一个静止的投资和规划,由于政府治污心切,并没有考虑到还在不断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形势下与经济增长同步的污染增加。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淮河水污染已出现新的变化。据介绍,淮河治污之初,工业污染占70%,生活污染占30%,而现在,这两个比例在沿淮流域的许多城市正好倒了过来。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据统计,该市工业污染的比例目前占30%,而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则攀升到70%。

生活污水根本无法控制,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在不断增加,治理生活污水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沿淮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据记者了解,蚌埠近百万城市人口,每天产生污水30多万吨,仅有的一个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6万吨,每天还承担着丰原集团2万吨工业废水处理任务。“污水处理厂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处理能力不到全市生活污水总量的1/3。”

按“十五”规划,沿淮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尚有93个未动工,占57.8%。其中安徽省2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一个也未完成,未动工比例高达86.2%;有的项目即使动工,但离竣工之日遥遥无期;有的项目即使竣工,但根本无法运转。

严峻的现实和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得政府的治淮工作态度趋向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淮河还清”,而改提让人民喝上干净水,这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夏青据此分析说:“实事求是地确定近期目标,先解决饮用水问题,确实能体现民意、体现和谐社会目标,把国家有限的资金放到紧迫问题上也会得到各方面的欢迎。”

部分已知的水中污染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氯:氯化是水消毒必要的步骤,然而,过度氯化会产生副产品,其中三氯甲烷,是已知的致癌物。

硝酸盐/亚硝酸盐:这两种物质是从肥料、污水、饲养场或地质元素中渗入我们的饮用水的。超过百万分之十的硝酸盐会使胎儿缺氧导致“蓝色婴孩综合症状”。它被认为是对6个月到1岁孩子的直接威胁,也是对成人的极大威胁。

铜:是饮用水里通常发现的金属,铜如果过量不仅会改变水的口味,弄脏瓷器和水槽,还会导致黄疸胰腺炎、红血球中毒、食道问题和贫血症。

铅:过量会导致肾病、神经痛、麻风病等。

砷:过量会导致神经炎、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

镉:过量会导致骨骼变形,腰背痛、中毒、红血球病变等。

磷:过量会导致有机磷中毒、呼吸困难等。

钙:过量会导致结石症、痛风等。

汞:过量会导致神经中毒症、精神紊乱、疯狂、痉挛乃至死亡。

铬:过量会导致肾脏慢性中毒,造成肾功能紊乱、癌等。

大肠杆菌:会引起肠胃炎、腹泻、泌尿系统感染、胆囊炎等。
 

文章分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新版的“数字水体”上网
专家讨论修订CERN水域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
“十五”、“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在我站正式启动
栾城实验站计算机控制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改造完成
联合国启动“国际淡水年”计划呼吁重视淡水短缺问题
我国第一台水样品预处理仪器研制成功
973“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有关土壤水分测量仪器-中子仪的维修联系信息
世界水论坛呼吁以实际行动解决水危机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的项目启动会在长春召开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7 页 162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