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综合新闻
以西方观点看中国科技
关键字:科技   时间: 2004-03-24  点击率: 1044023
  摘 要: 继2003年12月份《自然》杂志社出版中文专辑《中国之声》后,3月11日出版的《中国之声》英文正刊也随《自然》杂志向全球发行。3月13日,《自然》杂志亚太区出版人Antoine Bocquet博士在京宣布,该杂志将在2004年11月出版第二期《中国之声》中文专辑,“这样做的目的是秉承1869年《自然》杂志创刊时的一个宗旨:向公众传播科学。”
继2003年12月份《自然》杂志社出版中文专辑《中国之声》后,3月11日出版的《中国之声》英文正刊也随《自然》杂志向全球发行。3月13日,《自然》杂志亚太区出版人Antoine Bocquet博士在京宣布,该杂志将在2004年11月出版第二期《中国之声》中文专辑,“这样做的目的是秉承1869年《自然》杂志创刊时的一个宗旨:向公众传播科学。”

英文正刊的刊名改为“以西方的观点看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认为,这个标题更为妥帖,因为文章的作者是不同年代的海外学者,他们置身于西方科学文化环境,同时对中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机会有切身的了解,他相信这些观点对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对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制定是有益处的。

为出版这一专辑,此次《自然》杂志邀请了十名旅居海外的十名高级华裔科学家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提出建议。他们的文章有两个共同的主题:一是中国需要与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保持更为积极的接触;二是中国需要采取措施鼓励在西方工作的最好的中国科学家回到自己的祖国。

文化和制度
在科学世界里的意义

孔子说要尊重权威,但是科学世界告诉你:只要有理由就可做出批评和接受批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认为,尊奉权威和保持一致的精神影响了科学研究的风格,与西方发展相比,中国的研究项目经常被誉为“填补了中国科学的空白”。如果研究方式总是沿着现有的思路和与西方相似的模式,将导致不利的竞争地位。在中国的学术交流中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家之间缺少批评性的学术交流。

尽管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它在科学和技术的产出仍然很低。美国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的吴瑞教授说:“当今中国也许只有500位生物学家能够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而在美国,仅华裔高产出的生物学家的数量就超过了3000人;另外一个比较是: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但美国高产出率生物学家的数量超过40000人。”

加州理工学院的黄诗厚教授认为研究人员需要在科学性思维、统筹安排、解决问题和沟通技巧上得到训练,只有那样他才能发现自己有能力参与国际科学舞台的竞争。

发挥中国科学和技术的
能力和潜力

加州大学圣迭亚哥分校的分子医学研究所的钱肯和特拉华大学威尔明顿杜邦公司的钱兆林认为,中国科学界推崇“经验和正宗”原则,缺少冒险性的改革和探索,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因此,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讲,最具挑战性的目标可能是通过广泛交流来熟悉全球范围的科技成果,这就需要超越地理和思维方式的界限。

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杨向中教授认为,拥有了充裕的支持,中国就能在其它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中国在人类胚胎技术方面所持有的独特见解使其处于人类干细胞研究的最前沿。

美国农业部退休资深专家左天觉指出,到2050年,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将翻一番,但可耕地面积却将下降1/5。从当前的技术来看,将粮食产量增加到所需水平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也许能够研制出提高产量的新作物品种,但这些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物种为代价。

世界上有10%的物种起源于中国,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系的吴仲义、中国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苏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的张亚平等认为,保护生态十分迫切,但具体的实施需要有坚实的科学基础,而且还必须吸引最著名的科学家参与。

英佛曼纳米材料公司董事长萧镜如和恒信创业投产公司董事长方瑞贤指出,科学家及技术专家往往高估了他们的发明却低估了将发明商品化过程的困难。他们认为,要创办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不论是纳米或者生物技术,也不论是中国或者美国,其成功的基本特征因素都是一样的,即它必须要有法律保障的知识产权、有效的市场需求,及有经验的管理和执行团队。

吴瑞对中国不久就能在改善基础科研产出率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是乐观的,他希望不久就能看到更大比例的预算用于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在真正公平和透明的基础上评审体系很快能建立起来。他说,如果这些都变成现实,中国将可培训出更多的高产出率的生物学家,同时吸引到很多国外有杰出才能的科学家回国效力。

(来源:http://www.sciencetimes.com.cn)


相关文章:
中国的科技能力
李新荣研究员应邀参加“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科学家校园行”科技报告会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2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