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科研新闻
ChinaFLUX第十九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顺利举办
时间: 2024-09-05  点击率: 5015

2024年8月20至24日,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第十九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在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莱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I-COR中国子公司)、LI-COR Biosciences、中国生态学学会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承办。本次培训从报名者中选取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的70余位学员现场参会。

培训会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智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辛晓平站长为培训会致开幕辞。

在几天的培训中,美国LI-COR Biosciences首席科学家徐六康、高级应用科学家李加宏和Frank Griessbaum以及德国JB Hyperspectral Devices的工程师Paul Naethe就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碳循环研究、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SIF)、涡度相关通量测量与遥感数据的结合应用、涡度相关通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及应用领域、生物和气象传感器及系统集成、涡度相关通量测量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通量数据处理流程及软件操作等主题展开了系统介绍。北京莱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爽、刘晓迪、王军三位工程师分别就涡度相关通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叶片光合作用的测量仪器组成和实际操作进行了现场讲解与演示。

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洪林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邵长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世苹研究员、海南大学生态学院胡中民教授、美国FICO公司宋霞博士分别做了题为《森林管理促进了近 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提升》、《蒙古高原通量观测研究》、《内蒙古草原碳汇功能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对降水的非对称性响应特征与趋势》、《决策树家族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机理及应用》的特邀报告,分享了通量观测及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启发了学员们的科研思路。

首日培训结束后,ChinaFLUX理事长于贵瑞院士为培训会致辞。于贵瑞院士对长期以来支持ChinaFLUX培训会议的野外台站和LI-COR公司表示感谢,并对ChinaFLUX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鼓励广大通量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要勇于开拓和创新,极大鼓舞了学员们的研究热情。

本次培训会首次设立青年学术报告专场,23日下午,来自ChinaFLUX不同台站的9位青年学者先后分享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并与现场专家、学员展开了热烈讨论,拓宽了学员们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学员们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生态要素、不同方法通量研究的综合理解。

培训会同时举行了2024年度ChinaFLUX & LI-COR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来自不同台站的31篇优秀论文获得奖励基金。理论培训结束后,培训会以知识竞答的方式评选出10名优秀学员。

24日,培训会组织学员进行野外考察,前往呼伦贝尔站长期放牧平台、长期综合观测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样地、天然打草场改良示范基地、3000亩综合试验样地现场调研参观。邵长亮研究员现场介绍了通量野外观测、长期实验设置、生态遥感验证、植被和土壤改良等研究和工作经验。学员们就仪器安装与维护、数据管理、实验设计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野外考察丰富了学员们对于不同下垫面及管理方式下草地通量观测与研究的实践经验。

ChinaFLUX第十九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向广大参会学员普及通量观测相关理论知识与关键技术,为中国通量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是中国通量观测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会的顺利举办延续了ChinaFLUX在知识普及、平台搭建、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优良传统,推动了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长足发展。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