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科研新闻
黄河缺水危机呼唤“引草入田”
关键字:null   时间: 2003-04-20  点击率: 155235
  摘 要: 新华社银川4月18日专电(记者姜雪城、刘泉龙、黄会清)有关专家认为,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打破传统以粮为主的种植模式“引草入田”,不失为一条应对黄河枯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去年以来,黄河出现历史罕见的缺水局面。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水量调度处处长刘晓岩介绍,来水量和水库可调节水量两者相加,黄河干流可供水量仅为117亿立方米,而同期最低耗水量将达到166亿立方米。即使将黄河水‘吃干放净’,供需缺口仍将达49亿立方米。”

黄河枯水,给流域内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去年冬灌时,宁蒙灌区有400万亩农田未能正常灌上水;今春黄河水供需矛盾更加尖锐,预计全灌区有近一半的农田约720万亩无水可灌。这些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水利专家指出,黄河一旦“断流”,损失将难以估量。 

面对迫在眉睫的缺水危机,大河上下掀起一股打井抗旱保春耕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开发地下水资源固然是解决当前灌溉用水紧张状况的重要手段,但从长远看,还应坚持“量水而种”原则,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来“找水”。 

记者在宁夏部分扬黄灌区调查发现,近年有些农民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引草入田”种植耐旱的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每年只需淌两到三次水便可获得大丰收。而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土地种植苜蓿每亩平均能比种高耗水的小麦少灌水300多立方米,节水效果相当明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在西部调研时曾指出,宁夏和内蒙一些地方已有的实践经验证明,在干旱少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尤其是一些地处风沙区的扬黄灌区大力发展以种草为主的节水型生态农业,不仅能减少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还能使当地脆弱的林草植被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黄河灌区面积已达1.1亿亩,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而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目前灌区内达到节水标准的灌溉面积只有20%,特别是在种植结构单一且大水漫灌的宁蒙灌区1782万亩的灌溉面积,节水达标灌区仅占8%。

宁夏黄河灌区现有的600多万亩农田,每年有3/4都种植高耗水的水稻和麦套玉米。由于这里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天上降雨稀少,地下水严重不足,农业灌溉纯粹依赖黄河水,加上农民漫灌积习根深蒂固,一亩麦套玉米每年灌水800立方米左右,水稻则每亩非得超过1700立方米,最多达到2500立方米。

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指出,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目前的1吨水平均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null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