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上)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6-08-27  点击率: 69943

    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

    □ 本报驻巴黎记者 陈志萱

    ● 治河先治水

    ● 兴建防洪工程考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

    ●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河流治理

    塞纳河发源于法国东北部的德朗格勒高原,穿越首都巴黎,流经法国13个省,注入英吉利海峡,全长776公里。

    塞纳河犹如一条长长的玉带,把巴黎市区分隔成左右两岸,将左岸的索邦大学、埃菲尔铁塔,右岸的卢浮宫、协和广场,以及被塞纳河怀抱的巴黎圣母院等法兰西的文化瑰宝串连在一起。如果你在清澈的塞纳河上泛舟一游,无限风情尽收眼底,无尽的诗情画意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然而,塞纳河的今天来之不易,是自1830年以来坚持不懈治理的结果。塞纳河也曾给法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1910年,持续不断的大雨使塞纳河水面上涨,水位达8.62米,塞纳河水冲破堤防,巴黎被水淹没了两周,居民被迫离乡背井,公路、铁路被阻断,食品短缺,并严重威胁着卢浮宫雕像陈列室的展品。1924年,塞纳河又发生洪涝。惨痛的教训,使法国加快了治理塞纳河的步伐。

    法国治河,首先从治水下手。在巴黎上游先后兴建了4座大型储水湖,蓄水容量达8亿立方米,调节上游来水,有效地控制了水害。同时,兴建了19个双重水闸和船闸,使塞纳河巴黎段从原先每年有半年水位不足1米深,变成水深3.4米(民族桥区域)至5.7米(米拉博桥区域),河水平稳,也使整个塞纳河的航运里程达到了535公里。

    为使塞纳河远离污染,法国政府规定,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才准排入河中。巴黎的供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个系统,非饮用水(即塞纳河水)主要用于冲洗街道和浇花浇草。下水道收集的工业、街头和居民污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如今,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度达2400多公里,相当于从巴黎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距离,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现有的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

    塞纳河巴黎段长12.78公里,最宽处200米,最狭处30米。河上建有36座桥,平均400米就有一座桥,其中31座公路桥,3座人行桥和2座地铁桥。桥的风格各异,最古老的新桥建于1578年,最豪华的桥当属亚历山大三世大桥。19世纪,巴黎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建设。1870年,横跨两岸的桥梁增至15座,河岸也整治成适于停泊船只的港湾,塞纳河的航运空前繁荣。

    治理河流不能忽视河岸治理。20世纪,巴黎开始治理河岸道路,着手“人水和谐相处”的努力,用石块砌成的河岸能够经受起常年河水的冲刷,避免泥沙流入堵塞河道。河堤一般分为二级,一旦发生洪涝,可以有效地抵御河水侵入巴黎市区。沿河的一级路面铺上沥青,植上树木,兴建了沿河快车道。1961年至1967年间,右岸无红绿灯的蓬皮杜快车道修通,左岸也修建了2公里长的快车道。周日从早到晚,市中心的快车道封闭,供行人、骑车人和轮滑者通行,健身或欣赏河岸两边的景观。岸边原来的纤道现已成为人行道,夏季,每当夜晚来临,人们来到河边纳凉、跳舞、野餐。有的河岸还有大片绿地,游人可在此散步、小憩。一级河堤之上是市内的路面,沿河而行的巴黎大区快速铁路网C线则建在交通路面地下。

    通过治理,塞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大大改观,人们都愿意住在河边,与水为伴。沿塞纳河而上至出海口,两岸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市镇和居民区,处处绿色葱茏,风光秀美。

    从巴黎段看,河沿岸的植物多为梧桐、意大利杨树和欧洲山杨,垂杨飘动给河岸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苔藓植物、唇形科植物、桃叶蓼、蕨类植物等遍布两岸。从秋天至春天,海鸥纷至沓来在巴黎过冬,翠鸟也在米拉博桥下筑巢避寒。绿头鸭、野鸭、白头鸟、黑水鸡日渐增多。

    塞纳河水清了,鱼类也多了起来。50多年前,塞纳河内只有4至5种鱼类,如今已增至20来种,其中包括鳟鱼、鲈鱼、白斑狗鱼和河鳗等,还有红眼鱼、冬穴鱼等较为稀有的鱼种,1980年引进了六须鲇等外来品种。

    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发展经济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要素,景观的依托。法国治理塞纳河正是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按各河段的主要功能,实行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持之以恒,将防洪、治污、治岸、交通与景观融为一体,流域各省市镇综合协调,协同出力。也就是说,兴建防洪工程必须考虑景观,修建桥梁要考虑周边生态环境,治污、河道保护与治理同步,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是治理河流的重要保证。法国制定法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比如,2001年5月重新修订的国家卫生法规定,工业污水要排入下水道必须事先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对于污染环境和有毒的污水,企业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并实行自我监测,准许排放的污水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一旦出现违规现象,则追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对于洪涝,巴黎市政府也制定了预案。

    据有关规定,河水上涨3米,河边一级道路关闭(每年都会出现几天);上涨4.3米,河内禁止船只通行;上涨6米,对地势较低的城区采取保护措施;上涨7米,将对巴黎生活造成不良后果(1955年为7.14米,1924年达7.3米);上涨8米,某些城区将被淹,一些居民将被疏散;超过8米则为重大水灾。

    为了加强对塞纳河段的管理,巴黎市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市政府的做法是:一是政府预算拨款;二是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利用土地直接建设使用或租赁,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该局的正常开支和对塞纳河的管理;三是沿河收取管理费,如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以弥补资金来源的不足。

    瑞士莱茵河:保护源头严防水质污染

    □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赵剑英

    ● 环保立法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 尽最大努力恢复源头地表自然地貌

    ● 遵守国际协定,自觉护养境内河段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区圣哥达山脉,向西北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9国,全长1320多公里,其中通航里程833公里,是欧洲最繁忙、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为确保莱茵河中下游流域的水质不因源头污染而受影响,瑞士各级联邦政府除了刻意保护好大河源头水系外,专业环保部门还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谨防河流上游水质被污染。

    记者在采访瑞士联邦政府环境、森林、土地保护局,以及能源、水利地质部门官员西普斯里和塞罗德时了解到,由于瑞士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环境优雅,空气新鲜,旅游业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夏季则是一年中旅游的旺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点的深入开发,以及外来旅游人员的不断增多,高山畜牧业的调整和森林的砍伐,阿尔卑斯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的程度加剧,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莱茵河上游夏季汛期的水质。为了保护莱茵河上游水质,维护环境的原始地貌,瑞士各级政府和专业职能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环保立法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由于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和过度开发旅游景点导致莱茵河源头山区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许多原始地貌被改变,引起瑞士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担忧。瑞士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特殊垃圾回收与运输规定》、《水资源保护法》、《环保法》、《水体资源免遭污染和空气保洁法》等数10部涉及保护水体的法律法规。瑞士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大江大河源头沿途企业和居民严禁直接或间接将有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任何物质排放或渗入水体,对有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运输与储存也有相应的立法。同时,对沿江河的企业以及居住国民的水资源分配,水的使用量,对过度浪费水资源的惩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瑞士联邦政府和相关各州级政府部门除了不断将新颁布的各类环保法随时公布在网上外,还将环保教育内容纳入全国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并专门开设“人与环境”课程,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莱茵河沿岸企业共同参与保护水系十分重要。瑞士法律规定,企业不准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入附近的任何水体,就连濒河建筑物上的雨水也必须经屋檐排水槽引入地下,再经过处理后才准排入水体。由于实施了严格的水体环境保护法,不仅莱茵河源头,包括整个瑞士的数十条河流,上千个湖泊的水体至今常年清澈透明,所有水质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

    二、努力恢复源头地表自然地貌。瑞士从19世纪中叶起就开始在阿尔卑斯山区雪线以下有利地形区筑坝拦水,兴建水库和蓄水池,然后通过地下隧道把其他山谷的水一并引入进行水力发电。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深入人心,瑞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电力支付额外电价,联邦政府对此设计出一套按生态协调模式进行水力发电的指导原则,并先后拆除了各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大片湿地和恢复森林植被,上游河道两岸因水土流失严重而修筑的水泥护坡被重新以草木替代,部分曾被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又被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政府把消费者所支付的额外电费用来改善和提高已经退化的莱茵河上游河流生态系统。

    三、遵守国际协定,自觉护养境内河段。莱茵河流域的9个国家制定了一个莱茵河日常养护“国际公约”,并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成员国部长轮流担任。不过“委员会”只是个民间组织,“国际公约”则是民间行为,多年来,莱茵河流域国家基本上是在自觉地护养各自的河段。瑞士总结的经验是,首先,互不转嫁污染源。严格控制河流流经断面水面,避免上游污染中游,中游污染下游,下游污染河口,河口再污染海洋的恶性循环;其次,谁污染谁受罚。第三,整个流域被视为完整生态系统。在管理上,相关各国注重护养决策会议力求少而精,分工执行会议实而具体。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磋商防污重大问题的部长级会议每年最多召开一次,而且会议费用各自承担,然而讨论具体治理措施的各个执行部门的会议却每周必须开一次,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第四,建立大河流域通报员制度。据悉,莱茵河流域现有通报检测站点数十个,设立的在册通报员上百个。这些设立在沿河自来水公司、矿泉水公司、食品加工厂等“用水敏感企业”的通报员,随时都在密切监测莱茵河水质的变化情况,这批常年活动在水质监测第一线的“报警员”遇到水质稍不符合规格就会立即报告相关监测部门,以便迅速检查引起污染的原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伦敦泰晤士河:

    艰难整治终又焕发生机

    □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芝年

    ● 严格规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 立法改革河流治理管理体制

    横贯英国、蜿蜒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被称为英国的“母亲河”,在英国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商业开发经理安结尔•莫里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水中鱼虾游弋,河面禽鸟翱翔。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泰晤士河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20世纪50年代末,泰唔士河的污染进一步加重,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除少数鳝鱼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死河。肮脏的河水还成为沿岸疾病流行的祸首。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痛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数百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污水近43万立方米。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首先要集中到污水处理厂,经过沉淀、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根据英国相关法律,工业废水必须由企业自行处理,并在达标后才能排进河里。没有能力处理废水的企业可将废水排入河水管理局的污水处理厂,并要交纳排污费。检查人员还不定期到工厂检查,那些废水排放不达标又不服从监督的工厂将被起诉,受到罚款甚至停业处罚。

    为了解决大气中烟尘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并限期达标,一些污染严重又不认真治理的工厂被关闭。伦敦地方当局还逐步禁止居民烧煤或烧木柴。以前,泰晤士河沿岸的20多个发电厂直接将冷却用水排放到河里,使夏季河水的平均温度由17、18摄氏度上升到22摄氏度,偏高的水温加速了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水草生长,加剧了水质恶化。如今,发电厂都采用了冷却循环塔,以避免向泰晤士河排放大量热水。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已有118种鱼类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到河里繁衍生息,每年还有众多的垂钓者和游船船主在此休闲娱乐。

    英国政府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收效明显,通过推进立法对治理体制进行改革,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分散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从地方行政分割的局面走向对整个流域实行统一管理,对水量的采用分配、水污染防治、航运防洪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全方位筹划与整治。为了对河段进行统一管理,将全河流域划分成10个区域,合并了200多个管水单位,建立了新的水业管理局(实行私有化后成为泰晤士河水业管理公司)。泰晤士河水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与保护。水管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环境、农业、渔业、粮食大臣各任命2—4名熟悉业务,并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另一部分是流域内的地方代表。其中,国家任命的代表数额不得超过地方代表的数额。这样,成立一个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建立的组织对河流进行管理,摆脱了单纯来自地方行政的束缚,尽可能公平地对水资源进行全流域的分配。

    泰晤士河为伦敦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饮水和工业用水,水资源的分配和水的质量尤显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英国对泰晤士河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和水的污染防治进行综合治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分散管理阶段。在1963年的《水资源法》颁布之前,用水各自为政,自行其是。通常从河流或含水层取水并不需要许可证,在地上打井作为新的水源供给也不被禁止,尤其在河流被污染的情况下,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成了开辟水源的普遍做法。2.协调管理阶段。依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在水资源协调概念指导下,实施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的许可证制度。过去,按每年申请的需用量收费,导致申请较小量而实际上超量采水的现象。现在,每一份许可证只能在指定地区采用许可水量。3.综合管理阶段。以1973年新颁布的《水资源法》为起点,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流域管理的模式。大约1600个独立的与水资源有关的机构联合划分为10个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此举被欧洲誉为“水业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处理所有与水有关的事宜,包括供水,废水处理和河流整治,此外还承担取水许可证和污水排放协议调整的责任。有关地区水资源管理机构职权的变化或更新,则要由英国环境部根据其提出的建议来作出决定。

    泰晤士河商业开发经理莫里斯指出,河流管理的重要目标是确保既不侵犯用水者的权益,也不破坏周围的环境。目前,英国已完成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模拟模型的大规模考察,首次对水资源的可靠性,包括再利用作出了综合评估,在反复试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污水处理厂为了达到泰晤士河规定的水质标准而允许的排放标准,指定排放地点和排放量,并对适应河流稀释、径向弥散、自然再氧化过程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德国莱茵河:60多种鱼类河中重现

    □ 本报驻柏林记者 魏爱苗

    ● 制定行动计划,明确三大目标,分阶段治理

    ● 各级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投入资金,共同落

    实整治措施

    莱茵河、易北河是德国境内两条最大的河流,犹如中国的长江、黄河。莱茵河在德国境内的长度约为600多公里,可以说是德国的“母亲河”。

    20世纪50年代,位于莱茵河流域的鲁尔工业区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始迅猛发展,无数矿山、能源、化工和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不仅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还将大量用过的工业废水排入莱茵河。莱茵河作为繁忙的水上交通线,还承受了水上交通带来的污染。同时,德国工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将许多农业人口吸收到莱茵河附近的城市中来。众多的城市人口直接导致生活污水的增加,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污水同时向莱茵河倾泄。莱茵河简直就成了“欧洲下水道”。到20世纪70年代,莱茵河已经不堪重负。河流中的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河水散发阵阵臭味。有的河段,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即使个别鱼种还能够生存,但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鱼类,由于有害物质超标,早已不能食用。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民间环保组织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莱茵河的治理也开始出现转机。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救火时喷出的水柱将20吨含有剧毒的农药冲进莱茵河,数百公里河段遭剧毒污染,鱼和其他生物全部死亡。沿岸国家负责管理莱茵河的部长们在事故发生后,连续在苏黎世和鹿特丹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委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一个彻底根治莱茵河的方案。198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环保会议上,沿岸国家的环境部长一致通过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此,莱茵河的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

    莱茵河行动计划确定的三大目标是:一、消失的物种,比如三文鱼等,要重新回归莱茵河。二、莱茵河水要始终适合作为饮用水使用。三、河底的沉积物基本不含有害物质。治理分为三个阶段。1987年至1989年,将危害莱茵河的主要物质登记注册,搞清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及排泄量,向主管部门和污染单位提出减排的建议和意见。第二阶段是到1995年,主要有害物质的排泄量要在1985年的基础上减少50%—70%。第三阶段是到2000年,根据第二阶段治理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我们可从三个方面评价莱茵河治理的成果。第一个是化学的角度,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量化分析和检测,目的是改善莱茵河水的质量,这包括4方面的内容:1、定点管理和减排。定点管理也可称之为目标管理。造成水系污染的数十种物质、来源、各个工厂的排泄种类及排泄量,减排的量化指标,包括沿岸国家各大城市和居民点生活污水的减排指标,在登记表上一目了然。2、地面溢出的排泄物对河水表层的污染。比如洪涝灾害、泥石流等对河水的伤害,酸雨或雨水携带的田间农药对水面的侵蚀,含有农药的灌溉用水对莱茵河的渗透等,通通登记入册,并规划出相应的治理措施。3、设立监控点,随时监控水质变化。4、研究和观察影响水质的其他物质。

    第二个是技术角度,目的在于减少莱茵河两岸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事故的预防与减少慢性污染。2、建立预警和警报系统。采取的措施包括,生产和排水系统的技术装备必须达到国际标准,特别是纸浆生产、有机化工、表面处理、造纸和生产纸板的行业更要达标。危险物质必须封存或建立专门的库房,消防用水必须建立回收池等。

    第三个是生态环境。1988年夏天,北海又发生了一起由于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生态灾难。为了保护北海,莱茵河沿岸国家的环保部长们于1989年在布鲁塞尔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对《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的目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扩大了“危害莱茵河主要物质”的清单。部长会议的另一项成果是,委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一个“莱茵河生态综合治理方案”。方案涉及河床、河岸、河滩、河汊和支流的整治,以及以三文鱼为代表的水生动物重返莱茵河。沿岸工厂采纳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建议,危害河流的事故大大下降。河流的生态环境已经基本恢复,原有的63种鱼类,除软骨硬鳞类外,已全部重现莱茵河。2001年通过的莱茵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莱茵河2020》,计划向原有的莱茵河古道重新放水,以恢复古老河谷的原始生态,并在那里形成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具备防洪功效。

    治理莱茵河的成功经验不可忽视:一是联邦、州、乡镇和企业齐心协力,共同落实整治措施。二是资金的投入。在1975年至2000年的25年间,仅是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就高达500多亿欧元。

(来源:经济日报2006-08-11)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