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危 三江源头生态只能再坚持十年?
关键字:三江源,生态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05-04-21  点击率: 1667451
  摘 要: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面临沙化威胁 ●青海数万牧民无奈暂别千百年的游牧家园
天灾加人祸,草场变沙场
  鼠害猖獗,一些草原变成了寸草不生的黑土滩;水也少了,黄河水流到乡政府前一千米处时突然不见了;人口和牛羊却越来越多,草场在喘息。

  雪后的早晨,干涸的河滩。上千只鼠兔(三江源地区最多的一种鼠类,体形如小兔)拖着肥肥的身体在雪地里晒太阳,有人经过,它也只是向更远处移动一下,并不显得十分惊慌。除了沙化,鼠害过后的黑土滩是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的第二个现象。

  成群的老鼠把一块草场翻个底朝天,又转战到另一块草场,密集处,一平方米能有七八个鼠洞。因为鼠害猖獗,一些草原变成了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严重处黑土滩块块相连,延绵几里。

  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提倡用毒药灭鼠,老鼠死了一大片,老鼠的天敌也死了一大片。两只老鼠一年可以繁殖二三十只,而老鼠的天敌如鹰、狐狸等,一年最多两只。结果老鼠越灭越多,老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生物链被迅速破坏。

  水也少了!从黄河源头到麻多乡政府距离有70多公里,水缓缓在麻多乡政府后面流过。这几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黄河水流到乡政府前一千米处时突然不见了,在几千米的一座山后又冒了出来,原来这里还有一道暗河。现在的黄河源头水流量大为减少,已只能够满足暗河的流量。
 
  曲麻莱县气象局局长尕才认为三江源地区降水量每年减少10%-20%,三江水量减少是情理之中。他同时对每年1摄氏度的气温变暖速度表示担忧,这也是三江源地区沙化等生态恶化的第一个原因。

  受全球气候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冻土层面积大大缩减,常年性的高山积雪已经基本不存在,河流断流达到80%。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草原退化呈加速趋势,据卫星遥感测定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原以每年2.2%的速度退化,核心地区玉树、果洛两州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1.5亿亩,占了区域草原总面积的63.3%。

  两三厘米的草皮下就是沙石,三江源地区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很弱。

  尕才局长说今后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三江源地区将会出现严重生态危机,将会是大范围,长时间,灾难性的危机。而玉树州畜牧局的干部认为时间可能只剩下10年。 
  
  三江源生态破坏也有人为原因。

  改革开放之初,曲麻莱县以百万牲畜量富甲一方,是全国首富县之一。因为牛羊最多,麻多乡又是全县最富的乡。其它各地纷纷效仿牛羊经济,造成草场超载,得不到恢复。

  青海省社科院2003年作了一个调查:玉树、果洛两州解放初有人口15万,2000年人口统计有40万,由于居住分散,还有很多户没有统计进来;牲畜解放初为760万头,现在大约有3000万头,造成冬春草场平均超载56%。

  天灾加人祸,终于,草场开始迅速退化。
  
  
文章分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新版的“数字水体”上网
专家讨论修订CERN水域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NPK迁移、转化规律与优化管理课题启动
“碳收支”项目召开专题研讨会
院士应邀到江西,畅谈生态可持续
国际生态学会议
“中国陆地/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年度进展报告会通知
会议简讯
热烈祝贺海南、哀牢山及拉萨试验站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NPK迁移、转化规律与优化管理》项目2002年度工作会议简报
相关文章分页:  共 70 页 692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