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蓝藻水华次生物产毒 武汉研制出毒藻"快捕手"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9-06-04  点击率: 714235

    汉网消息长江日报2009-06-04(记者李佳 通讯员甘南琴)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根据对太湖、滇池的蓝藻水华监测发现,80%以上的蓝藻水华次生物产毒。记者昨日获悉,该所研究员宋立荣课题组研制出能测出毒素的试剂盒,日前通过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就发现蓝藻毒素有可能促发肝癌。
我国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也曾揭秘,近30年来,内蒙古达赉湖地区的人畜中毒死亡事件,罪魁祸首是“微囊藻毒素”。它是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会损害肝脏,甚至能损害胚胎时期的肝肾等脏器,大量存在于湖泊与水库中。

  宋立荣课题组2000年立项研发能捕捉这种毒素的“快捕手”,2004年研制成功检测试剂盒。

  记者现场看到,将含有毒素的试剂滴于酶标条上,颜色越浅,表明毒素含量越高。两小时内即可捕捉到毒素。

  据了解,国内检测微囊藻毒素长期依赖日本等进口产品。目前,该检测试剂已在武汉自来水公司等检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市自来水中未检出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对环境特别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一直是国家自来水检测推荐指标。

  专家介绍,武汉发现微囊藻的水域非常少。据有关部门检测,尚未在我市自来水中检出微囊藻毒素。

  宋立荣课题组以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示范点,调查涪陵区城乡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以10岁—12岁学生转氨酶作为调查对象,经过3年调查研究,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长期饮用微囊藻毒素含量较高的饮用水,转氨酶量也有所偏高。

  2007年1月1日,中科院水生所制定的国家标准“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实施。随后,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均增加“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指标。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