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京都议定书》 中国也得“交卷”
关键字:京都议定书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时间: 2005-03-17  点击率: 1064552

《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也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

■ 暂无减排义务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可 能得到发达国家的减排项目,这是我们的重要机遇。

■ 长远来看,中国必然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应尽早调整战略,走低碳发展道路。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保护全球环境和防止人为引起的气候变暖行动的里程碑。它第一次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或限排目标。尽管《京都议定书》并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也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

发达国家履约措施和行动将通过3种方式影响中国。

1. 为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对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和国际能源技术合作的两条重要途径。对于能源技术而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实施,不仅促进政府和企业为减排技术开发提供推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国际碳市场提供强大的拉动力量,两方面的效应都十分明显。发达国家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最终会导致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 发达国家可能将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一点不容忽视。

发达国家的高耗能、高排放部门如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将面临强制性的减排要求。为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些行业的企业一方面会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进行技术更新或改造。另一方面会向海外开拓市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企业利润,弥补因为在国内履约造成的损失。

根据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到2050年,为实现比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减排60%的目标,英国钢铁工业将全部转移到海外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钢铁、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领域的国际公司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业基地。

从理论上分析,发达国家为实现减排目标而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将使制造业国际化,并刺激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形成更公平的财富分配。但有一点需要中国引起足够重视,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虽然得到了我们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取得了经济增长,但代价也不可忽视。而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于高速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需要大量的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工业化的加速阶段,经济的物理扩张,多数是对常规技术的简单复制,而且一经投入,便有一个投资回报期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由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的使用期限均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立即更换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未来中国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投资“锁住”。如果把这些产业再转移出去,对就业、再就业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的冲击。

3. 为降低履约成本,发达国家还可能利用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到中国实施减排项目。这是我们的重要机遇。

《京都议定书》在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减排目标的同时,也引入了联合履约(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3个灵活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以成本有效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减排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生效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市场信号,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也能带来经济利益。由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减排增量成本比发展中国家高5—20倍,所以发达国家愿意以资金援助与技术转移的方式在没有减排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CDM),获得低成本的减排量,由此实现减排义务,同时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被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实施CDM项目,如技术能力强、国家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取项目投资等。据预测,到2010年的5年间,发达国家通过京都三机制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的市场需求大约是每年7.2亿吨CO2,其中的23%需要通过CDM来完成,而中国将占据整个CDM市场份额的近50%,即近8000万吨CO2,以每吨CO2当量(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等可以按增温潜势折算成CO2排放量)5—10美元的价格计算,年总收入是4—8亿美元。与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比,8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它的技术进步效应与环境效应。它能促进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当地环境质量,这都是长期效益的作用,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对于我国来说,应采取积极的CDM政策,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获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

文章分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京都议定书》推动清洁发展机制
二氧化碳升高将使粮食营养成分下降
国家发改委:中国将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义务
《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
《京都议定书》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中国如何应对《京都议定书》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6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